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于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东京两地举行在线会议。“北京-东京论坛”现已成为中日两国高层次的民间对话及交流平台。今年论坛的主题是“疫情后的国际秩序与中日两国的作用”。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大众和社交媒体对两国民众的相互认知和感情互动产生着重要作用,也承担着特殊责任。
中国驻日大使孔铉佑表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正在引领中国开放发展进入新阶段,相信将为中日双方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医疗康养、电子商务、第三方市场等具有共性的领域,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务实合作,打开全新局面。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江涛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大部分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都由机器来承担,5%的人工作,95%的人消费。在这种社会分工下,未来社会的伦理价值、社会的秩序会是什么样需要共同探讨。
在1日下午举行的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参会嘉宾就“未来数字科技格局及中日技术合作”展开研讨。参会嘉宾一致认为,在未来数字经济发展中,中日双方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也要规范数据使用和管理。
在1日上午举行的媒体分论坛上,参会嘉宾就“媒体对未来中日关系的思考”展开交流。参会嘉宾一致认为,中日媒体要加强合作,在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12月1日,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圆满闭幕。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16届“北京-东京论坛”首次以连线方式在北京和东京举行。
世卫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代表中方嘉宾,对相关问题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她的发言引起了北京和东京会场的热烈反响。
今年新设的“公共卫生分论坛”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看点。来自中日两国的12位嘉宾聚焦“中日两国及亚洲的疫情防控与经济重启”这一主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在30日下午举行的“双边政治与外交”分论坛上,中日双方参会嘉宾就“疫情背景下的全球变局与中日两国的责任”展开探讨。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首次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在北京、东京两地举行,本届主题为“疫情后的国际秩序与中日两国的作用”。
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11月30日开幕。本届论坛会期2天,在北京、东京两地会场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
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11月30日开幕。本届论坛会期2天,北京、东京两地会场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
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表示,目前全球进入了磨擦阶段,在美国、欧洲都有一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举动,很多国家更加内向。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也影响到日中两国的交流,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两国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景也非常多,崭新的交流形式也诞生了不少。
不确定因素越多,越要共担责任,推动新时代中日关系良性互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越甚嚣尘上,越要拓展共同利益,为新时代中日关系发展增添动力。
明石康认为,在中美两国博弈的局面中,所要做的并非是选边站队,而是在国际协调和现有规则的基础之上,推行国际新秩序。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好感度仍处于回暖区间。中国受访者对日印象改善的趋势从2014年开始持续至今,但今年的数据显示,这一回暖态势有所放缓。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与日本非营利智库组织言论NPO通过网络视频会议举行了“北京—东京论坛”高层磋商会。经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将于11月下旬首次以线上交流的方式举办。
本文通过回顾北京-东京论坛的十五年历程,阐明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不断稳步提升,特别是在围绕涉及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和沟通,影响和引导中日两国的公众舆论,成为两国间高层次民间交流的重要公共外交平台,为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期两天的讨论中,来自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媒体等领域的嘉宾围绕“新时代、新期待——中日在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这一主题展开了坦诚交流和深入研讨,为新时代中日关系向好发展达成广泛共识,贡献宝贵智慧。
本次论坛达成了《北京共识》,这也是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闭幕式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宣读了《北京共识》。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代表主办方宣读《北京共识》时指出,当前中日两国都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双方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增多。中日同为世界重要国家,共同肩负着维护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庄严使命,应携手推动建立更加开放、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制,并在加快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推动务实合作。
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新期待——中日在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会人士认为,当下中日关系重回正轨,保持改善发展势头,两国应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共同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应如何制定规则来保障数据安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中日两国应如何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在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的特别分论坛中,中日嘉宾围绕两国在科技创新及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前景展开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对方国家的总体印象方面,中国公众受访者对日本持有“较好(或相对较好)印象”的比例达到近年最高的45.9%,而日方这一数据则为15%(去年这一数据仅为13.1%)。中日双方对彼此好感度存在近30%的差距。
伴随中日关系步入新时代,两国各领域合作出现诸多新机遇,两国关系也呈现进一步改善的势头。出席论坛的中日两国嘉宾在双边政治与外交、经贸、媒体、安全和科技创新特别分论坛的热烈讨论中,合作之声成为会场中的主旋律。
杜占元表示,15年来,论坛广聚中日政治、经贸、外交、安全、文化、媒体、智库等各界精英的智慧和力量,在中日关系出现障碍时,坚持畅通沟通的渠道;在中日关系爬坡过坎时提供积极的助力;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时巩固前进的基础。
王毅表示,今年是“北京-东京”论坛成立15周年。15年来,论坛汇聚中日有识之士,坦诚交流、增信释疑,为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发挥了十分独特和重要作用。
10月26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中日嘉宾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期待——中日在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
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日双方多项调查数据均持续好转,但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两国公众受访者对进一步加深中日关系,尤其是对加深中日两国国际合作和民间交往抱有较高的期待。
2020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在北京、东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