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京论坛是中国新闻界、学术界与日本民间组织为推动中日公共外交,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和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沟通而搭建的一个新型民间交流平台。本文通过回顾北京-东京论坛的十五年历程,阐明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不断稳步提升,特别是在围绕涉及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和沟通,影响和引导中日两国的公众舆论,成为两国间高层次民间交流的重要公共外交平台,为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10月27日,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成功落下帷幕。北京—东京论坛是中国新闻界、学术界与日本民间组织为推动中日公共外交, 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和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沟通而搭建的一个新型民间交流平台。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外务省是论坛的支持单位。论坛每年在中日两国轮流举行,每期包含两场大会和若干分主题会,并公布中日两国同步舆论调查的结果和分析。首届论坛始于2005年,至2019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十五年来,论坛广泛聚集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媒体、学术等各领域的知名人士,围绕涉及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沟通,推动双方交流观点、缩小分歧、增进互信,影响和引导中日两国的公众舆论,已经成为两国间高层次民间交流的重要公共外交平台。

2005年—2009年的北京—东京论坛: 积极推进中日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

200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但是就是在这一年,中日关系陷入了多年来的低谷。中日的紧张关系不仅损害两国利益,也破坏了地区的稳定,特别是对东亚局势的影响巨大。国际上许多学者建议中日双方应积极化解紧张关系。在这种大背景下,北京-东京论坛应时而出。2005年8月24日— 26日,首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非盈利法人机构“言论NPO”组织联合主办。论坛主题是“构筑亚洲未来——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前日本通产省次官福川伸次等中日两国近60位知名人士出席了这届论坛。赵启正发表了主题演讲,指出中日关系有望在十年或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改善,因为中日间存在友好历史、文化相近等四个改善双边关系的四个有利条件。福川伸次表示,中日两国必须在中日恢复邦交历史的基础上,本着尊重中日三个正式文件的精神,通过对历史进行认识,努力改善目前的中日关系。这次论坛还分别深入探讨了当时中日两国面临的问题,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进入到2006年,中日政治关系开始向打破僵局、良性互动转换。2006年8月3日—4日,第二届北京—东京论坛在东京举行,发表“共同声明”,表示要努力推动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建立互利双赢的新型中日关系。本次论坛达成一项共识,即建立一个中日文双语“北京—东京论坛”网站,为两国有关人士提供一个可持续交流和讨论的平台,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2007年8月28日,第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如期在北京举行,主题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与亚洲未来”。2007年8月29日,论坛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中日关系朝着改善的方向迈出了较大步伐,中断多年的首脑会谈及互访得到恢复,两国国民的相互认识虽然不尽全面,但是开始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承诺,为了在两国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民间交流新平台,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共同开创亚洲的未来,决心继续努力办好论坛。

2008年是《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30周年,中日两国保持了高层互访势头。2008年9月15日—17日,第四届论坛在东京成功举行,主题是“亚洲的未来与中日的作用”,分会场讨论的话题从政治、媒体扩展到了食品、环境和安全等问题。进入2009年,中日两国的高层互访更加频密,第五届北京—东京论坛也在这一年的11月1日至3日举行。这届论坛首次在地方城市大连举办,与会代表围绕“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中日合作”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发表了《大连宣言》,指出中日两国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日两国更应以务实的姿态全面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危机,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对两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都具有重要意义。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