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7日,北京,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举行。图为出席论坛的中日嘉宾合影。中国网 张瑞宇摄
中国网10月27日讯(记者 戚易斌)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新期待——中日在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会人士认为,当下中日关系重回正轨,保持改善发展势头,两国应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共同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
落实首脑共识 增加相互信赖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晤,双方就共同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论坛与会者认为,落实两国领导人的共识,增加双方的相互信任是两国接下来的重要任务。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卫洲表示,中日应倍加珍惜两国关系重回正常轨道的积极势头,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巩固两国友好的基础。为此双方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坚持维护两国关系的大局,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努力开创中日两国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的新局面。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刘洪才也强调,中日应该契合新的时代要求,恪守两国间的“四个政治文件”和“四项原则共识”,坚持和平发展和相互信任,尊重对方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以及发展模式,保持两国关系在正常的轨道上稳定向前发展。
论坛中,不少专家指出,领土、历史等问题仍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双方应进一步管控分歧、加强沟通,并将“永不再战”落到行动上。
公明党外交安全保障调查会长佐藤茂樹说,日中去年已经启动了海空联络机制,双方在迅速落实、严格遵守的前提下,应尽快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保证两国不冲突、不对抗。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明石康指出,日中两国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和严峻的领土问题,但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还存在许多共同利益。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日中彼此都需要巧妙应对问题和智慧,寻求如何让各国在实现自己宏伟梦想的道路上和谐共处的方式。
“只有通过平和的对话,才能在两国国民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差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我们真正走向和解。”明石康说。
深化务实合作 打造合作亮点
在中日建交几十年的过程中,以经贸合作为中心的务实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本届论坛设置了探讨两国经贸合作事宜的“经贸分论坛”,意在进一步探索中日间更多潜在合作模式。
与会人士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两国应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更加广泛的区域进行务实合作的实际行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中日两国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有责任携手维护自由贸易,积极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第三方市场、科技创新等广泛领域,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横琴金融研究院院长李晓认为,中日两国可在数字金融方面展开合作。日本经济产业省前事务次官嶋田隆则表示,日中企业在健康、社会保障、环境、能源、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大有可为。不仅日中两国,亚洲各个国家都可以从中受益。
中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展开合作的议题也引发与会者的热烈讨论。JFE控股株式会社名誉顾问数土文夫指出,去年日中双方就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达成协议,这是日中合作转型升级的具体体现,不仅有利于日中两国,也将为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繁荣注入新活力。
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特聘教授河合正弘认为,中国拥有较完备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体系,日本企业在项目管理、售后服务和核心技术等方面经验丰富。双方在对外合作中优势互补,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共商全球课题 维护地区稳定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和日本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和维护者,在国际经济规则面临重构、世界政经秩序面临重组的背景下,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值得思考。
论坛主办方会前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有六成以上的中日受访者支持两国进一步在亚洲地区事务上加强合作。论坛与会者也认为,中日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两国内部事务和双边关系层面,而应该看到两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努力方向。
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表示,中日两国可以通过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和东亚区域合作的进展,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为维护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体制作出贡献。
军事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姚云竹指出,中日两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应对传染病疾病、维护军控与裁军体系等领域面临共同挑战,双方应携手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参与并解决亚洲及全球性课题。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认为,日中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国际秩序,和国际社会一起构筑世界需要的国际公共产品。他特别提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支持。
“习近平主席的倡议给我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应参与进来,认真协商,早日实现这一人类共同的梦想。”福田康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