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更多推荐

解码国家速滑馆:看“冰丝带”如何筑梦冬奥

2022-01-11

冰雪之约,中国之邀。2022年冬奥会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随着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的钟声响起,国家速滑馆作为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续写着中国筑梦奥运的新篇章。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它的外形上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与明亮剔透的超白玻璃相结合,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留下的滑行轨迹,它与雄浑钢结构的“鸟巢”、灵动膜结构的“水立方”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我第一次看到它的设计图时,就被震撼了。那动感的造型,体现了速度与激情,还有那极具想象力的设计,彰显了我们国家的文化与自信。”国家速滑馆运行中心经理刘源洁在研究生还未毕业时,就已经参与到了国家速滑馆的项目当中,“我很荣幸,能够见证国家速滑馆以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跃出图纸,以令人澎湃的中国方案创造着‘中国奇迹’”。

图为国家速滑馆白天和夜间呈现出不同的外观配色。图源:视觉中国

大国工匠缔造“编织天幕”

国家速滑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形象地看,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场馆的上方,不过这个球拍不是由树脂纤维制成的,而是由钢索编制的,所以我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编织天幕’。”刘源洁说。

她介绍,“‘天幕’的索是高钒密闭索,它的承载力非常强,防腐蚀力也很好,但当时能生产出这种材料的工厂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工程师考虑到价格成本、供货时间和常规维护等问题,决定打破技术垄断,自己研发”。2019年3月,“天幕”编织顺利完工,我国自主设计的钢索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改变了钢索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刘源洁说,“看到第一批运到现场的钢索,我热血沸腾,仿佛钢索里也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编织羽毛球拍是有一个固定的架子,可我们编织天幕只能把钢索铺在地上,就地编织,再把编织成形的网面一厘米一厘米地提到半空中,再利用‘机器人’完成索的张拉。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时刻盯紧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每一次的提升和张拉都至关重要。”

图为国家速滑馆内景。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助力绿色办奥

为秉承“绿色办奥”理念,国家速滑馆放弃了国际惯用的氟利昂制冷剂,选择采用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成为最早提出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场馆,也是技术最复杂、功能最多、制冰面积最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场馆。刘源洁介绍,“采用这种技术碳排放量几乎为零,相当于减少了3900辆汽车的碳年度排放量,或者是栽种了120多万棵树”。对于大道速滑这个项目来说,运动员要在冰面上进行快速滑行,最快时速能达到60到70公里,因此冰的质量对于运动员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能够保证冰面整个的温度更加均匀,冰面更加平滑,质量也会更好。”刘源洁说。

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技术难关的一次次攻克,刘源洁介绍,二氧化碳制冷剂具有酸性,制冷盘管必须选择耐腐蚀性更好的不锈钢管,这种管壁厚度只有2毫米,相当于4张A4纸的厚度,钢管水平间距只有10厘米,要在这么小的空间内施工,难度非常大,14名高级技工反复演练,才找到最佳的焊接角度。

现在,国家速滑馆已经制成了亚洲最大的全冰面。冰面还可以实现分区域制冷,赛后能够满足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项目。“冰板所用的制冷盘管连接起来有120多公里长,相当于北京到雄安的距离。按照设计标准,盘管水平误差是10毫米,经检测,我们的盘管水平误差均在3毫米以内,远高于设计要求,8500多道焊缝一次合格率超过99%。”刘源洁说。

图为国家速滑馆内景。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将“人性化”疫情防控进行到底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防疫安全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是最大的考验。为此,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在北京冬奥组委的领导下,根据新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对整个的场馆防疫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为了实现这个场馆闭环内和闭环外的分界,我们在观众区设置了防疫隔板,在隔板的内侧是闭环区域,这样就将外籍人员和不需要接触外籍人员的观众完全分隔,同时挡板中间也有两米的宽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阻止呼吸道飞沫传播。同时,为了让隔板更加美观,我们还在上面贴了一些冬奥景观,希望可以通过多元的方法让疫情防控变得更加人性化。”刘源洁说。

“1月23号之后,我会带着四名同事在国家速滑馆中进行近两个月的闭环管理,他们都是刚刚成家或还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管是此次的闭环管理,还是之前为冬奥夜以继日做的准备工作,我们都毫无怨言,也相信我们能出色地完成此次任务。”刘源洁说。

图为刘源洁。受访者供图

参与办好北京冬奥会的工作成果,是刘源洁用一点点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刚开始的她连图纸都看不懂,通过一点点的摸索,逐渐明白不同的颜色标记代表着什么意义,有什么样的作用,到后来读懂运行设计,再到现在理解每一个运行设计的核心和逻辑。“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但现在我也能带着团队,一步一步地让他们去学习整个场馆运行核心在哪。我们除了要把这个馆建好,我们还要把它用好,这才是国家速滑馆能够发挥的最大作用。我们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能在关键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能够参与到国家大事当中,是我最大的自豪。”刘源洁说。

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刘源洁和千千万万个同她一样的年轻人正以更加昂扬姿态和更加饱满的热情等待着冬奥会的到来,让青春之火在冰雪盛会上尽情绽放。当“北京欢迎你”穿越时空来到2022年,北京奥运村将再度喧嚣。“筑梦冬奥”——这场注定载入奥林匹克史册的冬奥盛会将在神州大地隆重上演。

《帧像》|中国网新闻中心出品

监制:蔡晓娟

编导/视频:王月博 吴闻达

策划/记者:仝选

包装:周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