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更多推荐

“90后”兵哥哥的成长记录

2019-07-03

轰隆巨响,尘土四溅,周边居民楼的玻璃瞬间被震碎了!

2013年9月30日上午11时,一枚大口径迫击炮弹落入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的后院。就在一小时前,申鸿浩与战友们仍像往常一样在那里进行战术训练。因为次日是国庆招待会,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召集警卫小组布置工作,他们才提前收操。

来不及后怕,他们迅速将使馆外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样的危急时刻,在申鸿浩的军旅生涯中并不罕见。作为一名军人,他时刻在准备着。

图为原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警卫队员申鸿浩。武警部队供图

这可能就是一封“遗书”

“有什么要对家人说的,就写在这张纸上。”

2013年6月18日,申鸿浩作为武警部队首批赴叙利亚警卫小组成员,踏上在异国执行特殊任务的征程。他说:“当时叙利亚国内局势较为紧张,政府军和反对派已经展开全面战争。在中国驻叙利亚使馆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接受了这项任务——护卫外交人员。”

执行任务前夕,申鸿浩就知道其危险性。他回忆,在出发前的五个小时,领导把警卫小组叫到一个房间,神色凝重地让他们给家人写封信。

申鸿浩忽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封“遗书”。他沉默片刻,终于执笔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写进信里——假如牺牲了,我会告诉我的妈妈,不要伤心,儿子是光荣的。

那枚迫击炮弹不是偶然的危机。

在叙利亚的588个日夜,申鸿浩和战友并肩作战,数次规避了路边炸弹以及恐吓袭击,但同时也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90后”排长申鸿浩告诉中国网记者,当他用英文与大使馆雇员交流时,雇员们大多非常热情,不仅喜爱中国,也喜欢跟中国人交流。

“他们教我泡阿拉伯红茶,给我们制作饮料以及小甜品,还教我们如何去辨别阿拉伯语中的语法,并且给我们每个人起了阿拉伯名字,比如我的名字就是Amjad,”申鸿浩目光一凛,认真地说,Amjad在阿拉伯语中是“勇士”的意思。

这位来自中国的勇士也有着铁汉柔情的一面。

申鸿浩坦言,每次看到当地的孩童,心中都会感到酸涩,“叙利亚当时国内局势复杂,孩子们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缺乏良好的医疗条件。在不执行任务的时候,我们碰到他们,就会把身上所有的零钱都给他们,这只是力所能及的帮助,却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申鸿浩清楚地认识到,和平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的服役单位在中国首都北京,执行任务的地方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大马士革总统府三公里以外就是战场。

“在使馆的楼顶上就能看到防空导弹打击空中目标,当时正是战争升级的过程,还有一些炮弹轰炸居民楼的场景,浓烟滚滚。可想而知,在那个地方生活的孩子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申鸿浩陷入沉默,手指也不禁握成拳头,“所以说,只有祖国强大,老百姓才能过上安定的日子。我觉得和平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太重要了。”

图为申鸿浩与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雇员进行交流。武警部队供图

这可能就是骄傲的“青春”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从17岁到28岁,当很多同龄人还在调整自己成长的步伐时,申鸿浩已经是一名直面生死、胸怀国家的“老兵”。肩负为外交人员保驾护航的重任,心中的压力不言而喻。

“在叙利亚,时常要经受着枪炮声和报警声,使馆周边都遭受了迫击炮的袭击,使馆的树木和房屋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每当我听到炮声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提起自己手中的武器,穿戴好装备,第一时间到达外交人员的住所。”

久而久之,哪怕只是鞭炮声,都能让申鸿浩惊醒,难以再入眠。作为一名军人,他很快意识到了需要调整自己。

“我妈妈经常跟我说,儿子,等你回来的时候,手捧着鲜花,得到战友的迎接,多光荣呀。我爸爸说,如果他当年也有这样的任务,绝对义无反顾,”申鸿浩眼眶些许泛红,父母的鼓励仿佛还在耳畔,正是这样的爱让他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使命。

而这种爱一直延续着,陪伴在他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申鸿浩的父亲也曾当过兵,时至今日,回到家中,父亲仍然会让儿子喊他老班长。

“之前,在我爸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他还会跟我进行简单的体能比拼。开始,我做单杠是做不过父亲的,当时很惭愧。不过后来在他的批评教育下,我尽可能拉近跟老班长的距离,赶超了他,”说到这里,申鸿浩嘴角上扬,露出了笑容,“我家人就觉得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我就是全家人的骄傲。”

2013年9月30日上午11时,一枚大口径迫击炮弹落入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的后院。图为申鸿浩护卫原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张迅大使(左二)和两位叙利亚外交部官员进行现场勘查。武警部队供图

后记·成长还需更多努力

2016年9月,申鸿浩作为优秀士兵保送生,从北京来到成都进入武警警官学院深造。蜀地繁花簇拥,景致秀美。然而,军绿色却勾勒出不一样的刚毅与坚韧。

挺直脊梁,整理军帽,申鸿浩的目光穿过阳光,落在了武警警官学院的图书馆。

在系统化地学习过程中,申鸿浩也遇到过一定的困难,“比如说数学,对于我们保送上来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我当时就想,刻苦的训练,你挺过来了,战场的环境,你也适应了,为什么不能克服学习的困难呢?”

在申鸿浩看来,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层次和思想觉悟,更是对思考问题能力的扩展。

他告诉记者,来到学校学习了近三年,自己对军队教育和军事训练有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并将努力成为一名能够适应军队发展的合格的指战员。

对于未来,申鸿浩有着期冀与憧憬……

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智慧,不缺乏勇气,不缺乏毅力与决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军队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体制和结构焕然一新,发展格局焕然一新,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建设又上新台阶。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申鸿浩说。

《帧像》|中国网中国故事工作室出品

出品人/王晓辉 总监制/杨新华 监制/鲁楠

编导/吴闻达 谢露莹 摄像/吴亮 王子鸣   文字/李智   后期/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