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更多推荐

33载老铁路售票员的车票人生

2018-02-09

北京南站,售票车间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的第一代硬纸板制火车票。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上世纪80年代的火车站售票窗口,总是站满裹着被子、拎着小板凳排队买票的人,年前的日子更是摩肩接踵。排队买票,仿佛是踏上回家之路的一场必经“修行”。

如今,旅客们在互联网上动动手指,几分钟便可买到一张车票。这样的变化让有着33年售票经历的北京南站售票车间副主任康顺兴感慨万千。

80年代的硬板票、90年代的软纸票、21世纪的磁制票……康顺兴亲历了一代代火车票的更迭变迁,更见证了中国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


北京南站某售票车间,同年同月同日的第二代热敏纸制的粉色火车票(左)和第三代磁制蓝色火车票(右)。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80年代: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

1985年,康顺兴复员后,成为北京火车站的一名售票员。在康顺兴的记忆中,当时售票准备工作极为繁复。

每天开始售票前,康顺兴需要核对“当天停运列车、开行列车的车次、车号、票种”等信息。“那个时候经常卖的车票要进行请领,一捆是100张,通常领30捆。售票员需要把这3000张车票的总账算好,写在指定的单子上。”康顺兴对中国网记者说。

同时,售票员还要把车票捋顺,领款的数额点清,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售票。

算盘、出票工具、票据柜是80年代售票员的“标配”。每次售票时中间都隔着厚厚的木板,售票员与旅客之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售票员能看到的,是从小小的孔洞里伸进来的一只只焦急买票的手。

“因为都是现金结算,所以会打一手好算盘也成为了售票员的必备技能。”康顺兴说。

在卖票过程中,“老售票们”也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例如改签时,为了避免拿错票,就会在旅客手上盖戳标记。

“第一代车票是硬板票。业务非常娴熟的售票员,一天最多能卖三四百张车票。”康顺兴说。


北京南站某售票车间,售票员的收款抽屉里,票据和现金有序排放。中国网实习记者 刘趁 摄

90年代:急旅客所急 想旅客所想

90年代,火车站开启了局域网并采用计算机售票,实现了碳带打印。原本只有票价、日期和坐席号的常备票,变成了涵盖日期、车次、席别、票价和有效期且不需要贴票号的软纸票。售票员的装备也简化成了计算机和验钞机,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售票员坐在明亮的售票大厅,与旅客只隔着一层玻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那时候,快速列车已实现时速140公里。春运出行的旅客多为农民工和外出旅行的游客,车站外搭起一排排的临时售票厅,每天零点开始发售车票。1000多个机子同时运转,旅客依旧排着队。即便这样,排在第一的旅客也未必能买到想要的车票。

一次,火车票发售后,没有买到票的旅客都已散去,仍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久久不愿离去。这位老人告诉康顺兴,是为自己怀孕7个月的女儿买一张去上海的卧铺票。已经连排三天没有买到票的老人很是苦恼,竟越说越激动,拿个小板凳坐下嚷着“不解决就不走了”。

“大妈,天太冷您早点回吧,之后我尽量帮您留意有没有退票。您给我留一号码,一有信儿我准给您打电话。”面对老人的强硬态度,康顺兴耐心地想出解决办法。

之后,康顺兴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终于有一天,一张去往上海的下铺票被退回。接到通知的老人很是感动,隔天就为康顺兴送来了一面“急旅客所急 想旅客所想”的锦旗。

“谁还没有个犯难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尽量帮。”现在回想起来,康顺兴依然忘不了老人的真诚样子。


北京南站某一售票窗口处,一位乘客使用微信二维码购票。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21世纪:网络购票见证中国铁路新速度

2008年,随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蓝色磁制车票开始广泛使用。实名制验证验票的实施,自助购票设备的普及,网络购票的兴起,让康顺兴觉得中国铁路近十年的飞速发展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2017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复兴号”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康师傅关于铁路的速度记忆再次被刷新。

“1984年,我从南京来北京,1200公里的路程走了22个小时。如今复兴号的开通,只要3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当年的我做梦都没想过。”康顺兴说。 

在中国留学的苏丹旅客Toby看来,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环境舒适。在北京工作,家在云南的陈女士也告诉中国网记者:“以前坐火车回云南最快也要33个小时。自从2016年京昆高铁开通后,乘坐高铁回家只需不到12个小时,切身的感受到中国的铁路发展。”

又一年春运已开始,如今的售票员也不仅是在窗口售票,还有分配在维护自动售票机、总账、收款处、换零款等工作岗位。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34个年头,多年来,我亲眼见证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从硬板车票到电子客票,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真正实现了‘千里京沪一日还’的中国铁路新速度。”康顺兴说。

(文字/尚阳 时萌萌 策划/尚阳 吴佳潼 摄像/吴佳潼 董常芳 刘趁 宋桉柢 摄影/韩依 剪辑/吴佳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