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花丝万缕载古今 金火凝珍迎新年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展示舞台。2017年春节,北京电视台推出了第一款春晚衍生品——花丝镶嵌制作工艺“春碗”,让“花丝镶嵌”这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2022年春节前夕,来自俄罗斯的国际学生娜思佳和来自韩国的国际学生裴紫妍、金敏谦第一次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她们来到花丝镶嵌制作厂,体验了最基础的搓丝和编丝两个步骤。在非遗传承人刘猛的指导下,国际学生们拿起搓丝木和搓丝板,亲手将一根根未经处理的素丝,制作成了展柜中小巧精致的手工戒指。
早在2008年,花丝镶嵌就被收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据考古发现,花丝镶嵌工艺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工匠们就开始将金银拉成丝,镶嵌在青铜器上,俗称“金银错”。花丝镶嵌在汉唐得以兴盛,在明清达到全盛,为历代工艺水平的顶峰。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 花丝镶嵌的制作步骤繁复,以掐、填、攒、焊、堆、垒、编织这八个技法为主,而每个技法又因不同的作品而千变万化,件件不同。如今的花丝镶嵌技艺,主要留存于成都与北京两地,而尤以北京的花丝镶嵌工艺最为齐全。
尽管花丝镶嵌已经处于世界贵金属加工的巅峰水平,这门传统技艺仍然会追随时代的脚步而发展。2014年APEC会议上,花丝镶嵌技艺制作的“月季”胸针与“繁花”手包就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外国来宾。
当天现场,娜思佳表示:“花丝镶嵌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十分精巧,需要用心来制作。体验结束后,国际学生们还参观了花丝镶嵌展览馆,进一步了解每件作品不同的制作工艺与故事。同学们在刘猛师傅介绍下,了解到如今的花丝镶嵌不再拘泥于传统,比过去有更大的发展和变化。但不变的是,花丝镶嵌仍被赋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金敏谦和裴紫妍坦言,没想到花丝镶嵌这种复杂的工艺可以走进日常生活,希望这项技艺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有更好的未来和发展。
监制:蔡晓娟 巩琳萌
制片人:鲁楠 白岩
导演:栗卫斌 马宪超 徐兴田
宣发:刘颖 李智
审校:姜钰 蔡坚 杨磊
后期制作:赵超 吴狄
摄制统筹:周睿知 刘靖
摄制团队:柯安米 刘紫涵 李苑童 刘泽筠 高然 杨昊 司雨珩
页面制作:马岳 顾容楠 李翔
联合出品:中国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支持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