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外交与中国品牌国际化

“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其他都去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调侃一度引发关注。虽然中国足球队未能参赛,但中国品牌却表现抢眼。赛场周围的广告栏高频度、大范围出现的中国品牌广告,成为了世界杯上最耀眼的中国元素,有人将其称为世界杯上的另一支“中国队”。近年来,中国品牌迅速崛起,在国际舞台影响力不断增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赞助企业达7家,分别来自房地产、电子消费品、食品等诸多行业。世界杯的观众除在俄罗斯比赛现场观看的球迷外,还有来自200多个国家、约35亿在家观看比赛的观众。世界杯的高关注度、高收视率,是品牌进行赞助营销的最好舞台,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风采和中国形象。

中国品牌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品牌的重要性。1956年11月,毛泽东在参观南京无线电厂时曾指出,“将来,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名牌,要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1992 年1月,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考查河南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中国品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7年,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品牌日”,发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显示了国家对品牌的高度重视。

中国品牌在全球的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优质品牌少,国际化传播范围十分有限。当时,一些“老字号”品牌成为中国领导人会见外宾、互赠礼品的必然之选,如茅台酒、全聚德等。改革开放后,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诸多中国品牌开始萌芽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的竞争进入更加快速发展的轨道。海尔、联想、华为等品牌在国家的支持下,实施“走出去”战略,跃入国际化大潮中。新时代以来,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局势深刻变化,媒介环境剧烈变化,中国品牌对外传播进入转型突破新阶段,品牌发展更加入主流,品牌传播更加注重社交化,品牌实践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同时,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遭遇巨大冲击,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品牌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密切关联。中国品牌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经历了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动态平衡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形象、中国产品、中国品牌、中国企业四位一体宣传,中国品牌传播和国家形象传播难辨你我。对产品和品牌的宣传,经常植入到对外新闻报道中,如红双喜、祁门红茶、飞鸽牌自行车等;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和品牌广告中,也经常植入国家形象宣传信息,介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后,随着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品牌崛起,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传播在形式上实现多元化。近年来,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遭遇巨大冲击。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华为等中国品牌曾一度面临巨大压力。中国品牌遭遇的冲击与中国遇到的“卡脖子”问题是统一的。核心技术影响企业品牌,也影响国际关系,造成品牌与国家力量、国际政治合流,中国品牌国际化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一体化的趋势。

中国品牌崛起之路还有巨大空间。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渴望优质国际化品牌。1996年,中国首次有两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 2020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已达133家(含港台企业), 已超过美国。2004年,中国品牌首次入围世界品牌500强,虽然近几年中国品牌快速崛起,但2020年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品牌仅有43家,位列第四。500强榜单中美国品牌多达204席,是中国的近4倍。中国品牌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还不相符,与中国企业在财富500强中的排名也不相符。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品牌将迎来快速崛起的历史阶段,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