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背景下的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中的‘多元互动’通过联系与整合分散在各行为体中的信息和资源实现功能互补,使得各行为体的行动能力和资源水平得到了优化与提升,进而使得系统的行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在2020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中,学者们跳出传统公共外交的框架,关注了智库外交、民间组织外交、节庆外交、博物馆外交、公司外交等更广泛的公共外交议题,积极探讨多元主体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的作用。

智库外交。韩方明在《发挥政协平台优势凝心聚力做好公共外交》中研究了政协平台与智库的相互补充关系,并表示智库作为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或者作为当政府外交处于僵局时的替代者,通过组织对敏感问题的对话、为双方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来承担一种积极的助推政府外交的角色,从而有效加深双方之间的理解与互信。陈杰探讨了中国涉海智库的海洋公共外交实践、意义、现状、范式与提升策略。李一骁、于洪君分析了《“一带一路”智库公共外交的特点、挑战及建设路径》,肯定了官方智库、高校智库、社会智库等各类智库在促进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但也指出了智库研究能力和成果质量仍需提升,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及时性、主动性、持续性有待增强,以及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等不足,并指明改进路径。

民间外交。王泽壮、匡泽玮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肯尼亚中华总商会” 的经验为例,指出应注重发挥和完善华侨民间组织的“联络中心”作用, 维护民间组织自身形象把“民心相通”工作做实做透,并建立媒体发声渠道扩大民间组织影响力,让民间组织在推动国际社群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上发挥作用。张跃进的《中国公共外交的三个层面——兼论扬州民间社会公共外交》一文,着重强调了公共外交三个层面中的“民间社会”层面,分享了扬州公共外交协会开展民间外交的经验。董露分析了“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公共外交活动的“政府搭台、民间唱戏”新思路,强调了民间外交在增进情感、深化理解、展现担当等方面对中俄关系向高水平迈进所产生的正面效果和积极影响。

论坛、盛会、节庆外交。周萍萍在《北京—东京论坛的公共外交意义》中梳理了北京—东京论坛十五年来如何影响和引导中日两国的公众舆论, 为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刘书凝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研究地方国际展会品牌的塑造如何促进他国民众、投资者、媒体对本国的了解,成为公共外交的新手段。钟新以中国驻外使领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球公共外交活动为例,探讨了《节庆外交的互动模式与本土化创意策略》,从中概括了多元主体、多元渠道、多元资源参与的节庆外交新形式。万立良也在《国际盛会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中指出,各国应抓住国际盛会带来的新契机,通过加强国际发声体系建构、提升话语权、多媒体多主体共同发力、捕捉国际热点等再塑国家形象。

博物馆外交。裴严华在《博物馆的外交潜力》中,将博物馆想象成一个能促进相互理解、弥合群体间鸿沟的地方,认为博物馆是公共和文化外交中重要的非国家参与者,其有潜力通过外交努力为缓解文化冲突作出贡献。

公司外交。柯银斌的《公司外交及其能力提升》一文讨论了公司外交的要素构成和公司外交能力的提升途径。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