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工作现场运筹

新闻发言人正式步入发布厅之前,负责发布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前将来访记者的次序安排妥当,如文字记者在前排就坐,给摄影摄像记者在发布厅后排安排好座次,保证不同媒介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彼此不受干扰。此时新闻发言人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进入发布大厅。如果新闻发布会内容涉及更为专业的背景知识,需要相关部门专家和领导解答,新闻发言人要提前为就座的记者作出介绍,自己则成为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如果是例行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本身就是主要角色,代表政府对一些问题表达立场、观点和评论。如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代表国务院外交部,就中国的外交关系、国际问题、公共事务来阐述中国的政治立场。

新闻发言人在应对记者提问时的时间掌握也很重要,国外新闻发言人有一个“6秒原则”,发言人必须在6秒钟之内迅速解答记者提问,而我国的平均时间相对较长。从新闻发言人职业角度看,言多必失同样适用于此,语言漏洞的负面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消弭。事实上,真正面对棘手问题时发言人能做的最好准备只有直面问题的实质,分析利弊得失并将负面新闻扭转为正面新闻。1987年发生在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震惊国内外,2007年大兴安岭再次发生了火灾。当时国家林业局遇到了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是否举行新闻发布会、如何给社会公众满意的答复?二十年后又发生火灾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容易引起某些善于用意识形态攻击中国的境外媒体的关注,他们会借此机会对中国局势“大做文章”,但当时的新闻发言人还是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社会发布了火灾的详细情况,通过各国媒体的如实报道起到了在国际上辟谣的作用,消除了人们心中的疑虑,扭转了职能部门的负面形象。

作为集中发布权威信息、解答热点难点的重要场所,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已成为大众期待的一道大餐。从最初的记者追逐围堵采访,到如今部长主动走上通道答疑,历经多年努力,两会部长的百米通道向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直面热点关切,不避尖锐话题,“部长通道”的发言含金量很高。今后两会的开放力度将更大,期待更多部门负责人成为发言人站在这条通道的话筒前,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中外媒体,坦诚互动、回应关切。

发言人后期反馈机制

思想与气势、说理与用典、讽刺与幽默、通俗或典雅是发言人前台语言的特点集合。在后期反馈中,首先,新闻发言人发布的新闻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最后都要形成完整新闻资料提供给媒体记者,广播媒体针对的是音频素材;平面媒体是书面报道;电视媒体是视频素材;网络媒体则是全面素材采集等。因此,新闻发言人发布的新闻素材应该根据媒体差异采取不同的素材提取方式。其次,一些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还希望得到后续的信息,必要时,发言人还要召开背景吹风会来配合记者提出的要求,吹风会的内容视情况而作报道,或在报道中不作直接引用,但其内容往往影响着记者的倾向,也可以帮助媒体完善报道内容。譬如,有时美国的新闻发布会多一道程序或预备会,发言人对记者有一个背景介绍,记者可以通过发言人的背景介绍挖掘新闻点,了解到美国政府含而不露的立场。再次,发布会结束后,新闻办工作小组会对历次发布会口径做总结归档,为以后新闻发布提供政策依据,也是完善发布口径TRS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TRS即文本检索系统,驻世界大部分国家使馆口径查询,是查询新闻发布口径方案的重要依据)。发言人要与媒体保持联系,在发布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与媒体一起对公众的反应进行追踪,根据得到第一手的公众反馈信息对舆情效果进行评估,为政府的议程设置提供参考,完善决策。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