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开展对非公共外交应注意的问题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胡•珍妮弗(Hsu Jennifer)所带团队曾主要关注中国NGO在非洲的发展现状,并以中国NGO在埃塞俄比亚和马拉维两国为例进行比较,研究成果《“走出去”还是“待在国内”:中国NGO在非洲的扩张》发表于2016年的《发展政策评论》(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34(3):423-439)。借助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他们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扩张,中国NGO作为对外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国际化,但相比西方同行,中国在非洲的NGO有三个特点。一是政治环境的不同使其发展历程和组织文化不同于其他国际NGO;二是政府介入程度深,多属于GONGO(government-organized NGOs);三是承担着公共外交职能,不仅参与构建中国软实力,也用于修补中国企业在外所造成的负面形象。他们认为,这种不同源于中国NGO自身的发展环境和附加的政治功能,因而不能单纯以现有的研究对中国NGO的行为模式和发展前景做出判断。

胡•珍妮弗团队的研究指出了中国NGO在非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困难。他们采用案例对比的方法,选取一党制的埃塞俄比亚和多党竞争制的马拉维,观察中国NGO在非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非洲两国的案例研究和中国NGO的自身状况,该研究给出了三个观察结论。一是中国NGO在非的项目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的;二是双边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中国NGO背后的政治驱动多;三是政体的国际形象对于中国NGO的海外发展有影响,这点在不同政体的非洲两国体现得尤为明显。该文认为,公共外交中的中国NGO,官办非政府组织(GONGO)将会占主导地位,而非草根NGO。虽然胡•珍妮弗团队对于影响中国NGO国际化发展因素的研究受自身立场影响主要从政治形象和政治动因出发,未能充分考量其他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但作为占有丰富调查资料的个案对比研究,对中国NGO如何走进非洲开展公共外交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笔者认为,未来中国NGO对非开展公共外交,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中国NGO要摆脱本身固有发展套路,不宜将国内的经验单纯复制到海外, 应充分了解对象国的政治环境的变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尽可能扎根非洲、持续做好公益服务和能力建设;二是应把“良治”作为主要目标,寻求一种可靠的意识形态支持,避免陷入民主或非民主的形象之争,这也是国际NGO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方向;三是协调好与非洲NGO的关系,重视与非洲NGO的交流合作工作;四是做好对在非洲的西方NGO的研究工作,与西方NGO既竞争又合作,同时学习其国际化运作的经验;五是与中国政府能力建设援助项目相区别,多从非洲国家底层社区和民众需求出发,提供持续化、品牌化的公益服务和能力建设支持。西方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海外NGO在促使政体转型上的角色是饱受争议的,关心当地民众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确立NGO的国际公信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则是众多NGO自觉行为中不自觉的成果。

龙小农: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