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国际汉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民心相通桥梁的角色。基于对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的实地调查,对孔子学院推进汉语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何以促进民心相通、在此背景下取得了哪些成绩和面临什么瓶颈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从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努力创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汉语国际化教育路径和模式提出了建议。

角色:作为民心相通桥梁的国际汉语教育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也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沿线国家民众的广泛支持是关键。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了孔子学院的建设,孔院不仅在世界各地推进汉语教育国际化,而且以国际汉语教育为桥梁和纽带,开展了大量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深入当地、直通民众,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或缺的实践主体,能够为“一带一路”提供人文支撑,由民心相通带动“五通”,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柬埔寨地处东盟地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柬已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柬埔寨“四角战略”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通契合。柬埔寨发展委员会(CDC)发布的《2017年柬埔寨投资报告》显示,中国连续六年成为柬最大外资来源国。两国共建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标志性项目,被誉为“一带一路”合作样板。频繁、深入的经贸交往和政治互动,尤其需要孔子学院提供语言服务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民心相通,2009年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这所中国在柬开设的唯一孔院,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具有典型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总体而言,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角色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汉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开展颇有成效,但孔子学院作为服务国家发展的综合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为例,以2017年9月赴柬实地调研所获信息为基础,结合对孔院院长的访谈,探讨孔子学院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展望孔子学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促进民心相通的路径和模式,以期为“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借鉴。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