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近期涉华报道中的积极变化

《纽约时报》2016年以来的涉华报道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积极变化,为其整体较为负面的涉华报道基调增添了一些理性色彩。

(一)肯定两会为了解中国政府工作重点提供重要线索。《纽约时报》对中国政治制度根本上持批评态度,但对人大会议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予以充分肯定。2016年,该报报道称,“两会可以提供有关中国政府工作重点的重要线索,还可以从中一窥中国人当下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另外,该报还肯定中国在2016年两会上将经济增长目标从具体数字变成区间范围“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并认为供给侧改革“是一个旨在重振改革进程的重要新方案”。

(二)客观看待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肯定我控制资本外流和稳定币值。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2016年1月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困境会引发全球危机吗?”的文章,对国际舆论中普遍弥漫的夸大中国经济“硬着陆”对全球经济冲击的言论予以纠正,认为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纽约时报》注意到我加大金融监管举措起到的积极成效,于3、4月及时反映我资本外流放缓和外汇储备增长,认为尽管外界对中国修补金融体系的能力仍然有所怀疑,但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止住了资金的大量外流。针对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有关中国“操控”人民币贬值的多次指责,《纽约时报》指出,事实正好相反,中国在外界竭力打压人民币之际,正在努力支撑人民币,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状况的巨大转变以及它在世界上的位置。

(三)反映美国学界在中美关系和对华政策上的理性态度。《纽约时报》所刊发的专家学者署名文章普遍比一般涉华报道和专家访谈文章更为理性和客观,对该报的涉华报道倾向起到了平衡作用。如,美国战略情报顾问尼古拉斯•博洛兹和东南亚事务独立分析员亨特•马斯顿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美国应停止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化行动”的文章称,“中国已经获得了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美国领导人应该对中国少一点优越感,应该以不挑衅的方式与中国展开更多沟通,对军事化的过多关注只会导致冲突。”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科文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将如何帮助美国中产阶级再度崛起?”的文章,驳斥了中国制造业给美国带来就业问题的观点,认为在将来,“中国创新给美国人带来的益处,将不亚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那种互惠”。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创始人兼所长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在《纽约时报》发文称,“中国现在从多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来看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它正在把自己拥有的大约四万亿美元资金储备投资到像‘一带一路’计划这样的全球基础设施上,除非能够拥有接近于中国的活力,否则美国别指望用过时的贸易协议(TPP)来制衡中国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不管它们被说得多么伟大不朽。”

(四)积极关注我环保举措、新能源技术和科技进步。《纽约时报》突出我环境问题的整体基调没有改变,但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我环境治理举措及进展的报道。同时,该报积极评价我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认为我正在“谋求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领导权”。与以往相比,《纽约时报》有关我科技进步方面的报道开始明显增多,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由美国继续向中国转移,称“中国人工智能赶超美国不是梦话”,“未来十年,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工业、农业和其他应用领域的最大机器人生产商。”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