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仍未突破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纽约时报》2016年涉华报道的负面基调主要表现在:

(一)有关中国政治制度的报道,突出人权和民主问题,塑造一系列二元对立。在《纽约时报》2016年有关中国人大代表选举、两会、十八届六  中全会、涉港等政治议题报道中,依然存在对中国政治体制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该报仍将作为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大会议描绘为“精心策划” 的“橡皮图章”会议,称人大代表选举是“伪选举”,“没有搅局者,只有庄严的投票”。该报在对两会的报道中质疑我是否有决心推进削弱政府权力的改革,将经济转型困境下的工人抗议置于挑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对立面。涉港议题是《纽约时报》集中攻击我民主政治的典型案例,该报在凸显“港独”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的同时,刻画香港和内地“民主”与“独裁”的对立形象。人权议题是《纽约时报》涉华报道议程中的“重头戏”,2016年,该报围绕一些维权律师和人权倡议者案件、“六四”和文革等异见分子状况、我强化网络监管举措以及雷洋案等司法审判话题,不断突出自由和“专制” 的对立。

(二)关注中国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突出中美角力以及中国与周边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对立”。2016年,对G20杭州峰会期间奥巴马亚洲之行的报道集中体现了《纽约时报》对中国崛起和中美关系的看法。该报认为, 主导G20杭州峰会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的重要表现之一,美国在亚洲面对的是“一个重新崛起的中国”,“一个重新走向强大的中国”。围绕南   海、朝核和贸易问题的中美角力是《纽约时报》2016年有关中美关系报道的三大主线,其中以南海仲裁案为高潮的中美南海角力表现最为突出。该报认为,南海仲裁案“事关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崛起”,是“中国在作为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对裁决的回应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刺激南海、朝核、台海和中美贸易等问题,《纽约时报》密切关注特朗普当选后的中美关系动向,认为特朗普的当选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担忧在特朗普任内美国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收缩,而这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一个“战略机遇”。

(三)担忧中国经济转型困难,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不确定性加剧了对全球经济的消极影响,施压中国实施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纽约时报》密切关注我经济走势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重点关注我经济调控举措。2016年初对我经济放缓、资本外流和股市波动的密集报道,集中体现了该报对中国当前经济问题的看法。该报认为,“产能过剩加剧中国经济放缓”,“不良信贷风险不断加大”,“全球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股市波动、资本外流及币值波动进一步加剧外界对中国经济稳定性的担忧”。2016年下半年以来,由房地产行业带动的经济复苏再次引发《纽约时报》对我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该报十分担忧我经济政策和调控举措带来的联动效应,称“北京的失误可能造成全球性后果”。该报认为,中国仍可通过仅靠技术追赶而得到相当快的增长速度,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政府松绑,问题是“中国似乎在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四)在社会领域,突出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严峻,质疑中国医疗监管的公信力,弱化中国科技领域发展成就。以空气污染为主,包括土地和地下水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在《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占据较大比例,将环境污染归因于工业生产并突显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愤怒是其主要报道手法。2016年,  该报着重报道我煤电产业生产状况对环境的影响,称我虽然出台限制煤电政策,但煤电厂仍在“不断增建”。该报还突出报道了以常州学校“毒地”为代表的几起学校化工污染事件,我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生态移民问题以及工业废料处理不当的城市环境问题等。《纽约时报》有关我社会领域其他负面议题的报道还包括,借魏则西事件和非法疫苗事件质疑我政府监管公信力等。但对我“天眼”望眼镜、墨子号量子卫星、神十一升空等科技领域发展,则以消息报道为主。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