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边经贸关系与技术合作

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新经贸关系一直稳定、健康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双边贸易增长较快。1997年8月,新西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市场准入问题达成协议。

2004年4月,新西兰政府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5月,中新双方在奥克兰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贸易与经济合作框架》,双方决定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可行性研究。11月,胡锦涛主席与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在智利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就结束中新自由贸易协定(FTA)可行性研究达成一致。12月,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正式启动。2008年4月,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10月,协定正式实施。2009年8月,中新自贸区联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新西兰惠灵顿举行。2010年10月,中新自贸区联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1年11月,中新自贸区联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2年11月,中新自贸区联委会第四次会议在惠灵顿举行。2013年2月,中新自贸区联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5年3月,中新自贸区联委会第六次会议在惠灵顿举行。5月,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和新西兰外交贸易部副秘书长史密斯在惠灵顿共同主持第27届中新经贸联委会。

2010年3月,新西兰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签订《紧密经贸合作协定》,成为第一个与香港签署双边自贸协定的国家。2011年1月,协定正式实施。11月,《中国香港与新西兰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式生效。2013年10月,新西兰商工办事处和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签署《新西兰与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经济合作协议》。

中国是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对新出口主要商品为服装和机电产品,自新进口主要商品为乳制品、纸浆和羊毛等。据中方统计,2014年,双边贸易额为1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中方出口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进口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双边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已从单一贸易关系发展为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贸合作。新在华投资主要涉及农林、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加工、医药、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对新投资主要涉及乳业、资源开发、保险和建筑等领域。

新西兰对华援助始于1989年,其形式为直接向项目单位援助。1990年,外经贸部与新西兰外交贸易部正式建立全面的技术合作关系。1992年,新方确立每年向中方提供100万新元的援助计划。1993年起,双方探讨和发展利用技术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形式,并于同年开展小规模的扶贫项目。中新技术合作虽起步较晚,规模不大,但发展稳定、形式灵活、见效快,促进两国在林业、畜牧业、扶贫、经贸等领域的合作。2003年5月,新西兰政府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向中方提供85万新元(约合389万元人民币),用于防治非典。2005年12月,新西兰对华发展援助年会在惠灵顿举行。2006年,新西兰国际发展署将每年对华援助总预算从32万新元(约168万元人民币)增加至50万新元(约260万元人民币),重点支持农村扶贫、社区发展和能力建设等领域。项目实施范围包括贵州、云南、新疆、西藏等西部九省、区。2007年,新西兰增加向我国提供每年5至10人赴新攻读硕士学位的发展奖学金项目。截至2013年12月,新西兰共向中国提供约2600万新元(约1.37亿元人民币)发展援助。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