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洁水资源较少且 分布不均
本文清洁水资源情况选取改善水源率来描述。改善水源率是指从改善的水源合理获得足够用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改善的水源包括接入家庭的输水管线、公共水管、蓄水池、受到保护的井、泉以及雨水收集。未经改善的水源包括售水机、水罐车、未加保护的井和泉。合理地获得水源意味着每人每天从距离居所1公里范围内的水源可至少获取20升水。
图8表示的是2014年世界各主要区域改善水源的水平。由图可见,世界改善水源率平均为90.5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改善水源率最低,仅为66.5%;阿拉伯联盟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地区,如北美、经合组织、欧洲联盟等地区的改善水源率则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100%。“一带一路”65国家改善水源率平均为92.04%,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带一路”国家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淡水资源量名列世界最缺水的国家前列,本来可用水资源就少,得到改善可以安全使用的水资源更少,清洁水资源总量较低且分布不均衡。阿富汗是65国中改善水源率最低的国家,仅为48%,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一半的人用不上安全卫生的水。
除此之外,各地区改善水资源率的高低与预期寿命的高低显示出很强的正相关性。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寿命的长短。本部分以“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为样本,将2014年的预期寿命和改善水源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正相关性显著。2014年,“一带一路”65国预期寿命平均值为73岁,远低于发达国家80岁的预期寿命平均值,清洁水资源分布不均,改善水源率较低是诱因之一。
3.医疗投入低,公共卫生条件差
如图10,“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除了马尔代夫(13.73%)、塞尔维亚(10.36)、摩尔多瓦(10.32%),其他62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占比均低于世界平均占比(9.9%),东帝汶、老挝、土库曼斯坦、缅甸等低收入水平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的GDP占比竟不足3%。同时,社会较为动荡的西亚地区、生活水平较低的南亚等国家每一千人的医院床位保障普遍低于3个床位,伊朗、阿富汗、埃及、孟加拉、缅甸、柬埔寨、印度、也门、印度尼西亚等10国家每千人连一个床位都保障不了。“一带一路”沿线大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健康制度不完善,政府对卫生医疗的投资较低,医院、医护人员以及医院床位数量等卫生配置都较低,医疗基础设施的缺乏严重威胁了国民健康。
图10 “一带一路”国家医疗卫生支出占比与千人床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2014年数据,但缺少巴勒斯坦的千人床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