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优化党的执政方式
党执政的某个时期,“党即政府的现象咄咄逼人地威胁着党政分开的原则……从形式上说,国家与党的组织和职能上的区别仍然存在;但在实际上,两者却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15 当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压力促使中国走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僵化保守封闭向改革开放转变的道路时,党必须顺应时势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为此,中国共产党着力改变执政方式,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思想,提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主要是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党政关系正在从以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逐渐向党政关系规范化、制度化层面转变。在中国这样的国度,离开共产党的领导显然不现实。但党如果角色越位陷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繁杂事务,势必会阻碍政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开始把自己的意志和政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履行法定程序,然后由政府执行。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的施政纲领事先都经过党的批准。2010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规划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方案的建议是党向实施该规划的政府提出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是目前党政关系的结构化定位,但通过一系列的规定,党政在具体的职能划分上开始有了明显边界,党不再包办政府行政事务。
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建起了人民代表大会,以代表人民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法定的程序,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意志和政策上升为法律。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靠发红头文件和制定政策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很长时间人民代表大会没开过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开始日益增强,每次全国人代会都能如期召开。变化最大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级人大常委会开始拥有了立法权。担任人大常委或主任的多是共产党的高级官员,在党内也有较强的影响力。近来,人大在立法、重大决策、重大人事任免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国外有的媒体依然在说人民代表大会只是“橡皮图章”,发挥不了多少作用,他们显然是没有了解到这些年来中国政治版图的新变化。
如前所述,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改善与各民主党派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在每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政协委员也可以提出各种建议、议案,提供决策参考。政协已经成为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共同协商的一个场所。每年的人代会和政协会已经成为全中国关注的大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听取意见、完善政策的平台。
在思想领导方面,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宣传。中国共产党设立了专门的宣传部门负责意识形态领域的事务。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尽管这一传统面临着很多挑战。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之所以解体,在一定程度上和苏联共产党放弃了宣传舆论阵地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安排下,从上小学开始中国人就会感受到政治教化的力量,直到大学还开设党的指导思想等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平面媒体、立体媒体及网络媒体等各种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党的信念理想、声音。
中国共产党还通过严密的精英录取机制,掌控着国家政治机器。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党一直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重视选拔优秀人才。毛泽东认为干部要又红又专。邓小平则针对党的干部老龄化、学历低的现象,提出干部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江泽民延续了传统。在重申干部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原则基础上,最近胡锦涛又提出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
来源:《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