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不断发展?

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正是台湾产业转型之时。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和赖以发展的电子、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产业急需转型,大陆沿海地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台湾产业转型的重要地区。中国政府对于台湾来大陆投资采取积极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台湾的产业转型。

从1978年开始,先后有50万台湾企业家在大陆投资,目前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已达15万多家,台商投资总额已达1500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外资企业和投资总额的1/6和1/5。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总额超过了台湾在大陆以外全球投资的总和,也产生了在大陆家喻户晓的一大批像康师傅、旺旺、统一、永和豆浆、宏基、英业达、钱柜等等企业或产品。台湾著名电子企业台达电子中国区副总裁的曾纪坚谈到大陆说:“蜗居岛内,看不到什么希望;不到大陆,就难以生存发展;16年前,台湾产业升级,劳动力和土地变得很金贵,企业生产难以为继。当我在东莞看到这么丰富的劳动力和土地后,高兴得跳起来,迫不及待地租厂招工。可以说,没有大陆的改革开放,没有大陆的生产要素,台达电子不可能自1971年创立以来,实现年均38%的高速增长。”2008年台达电子在全球58亿美元的全球销售中,七成产品在大陆生产。1993年12月,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草案》,通过立法形式保护台湾投资者在大陆的合法利益。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台湾居民来大陆观光、旅游或者探亲。2001年4月3日,钱其琛副总理在北京会见台湾亲民党“三通”参访团时提出了实现两岸“三通”的主张。提出按照“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两岸“三通”。可以参照港台通航的办法,不经由谈判,实现直接通航。把“三通”看作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可以由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进行协商,尽快通起来。

通过观光、旅游,逐渐让台湾居民了解大陆的发展和对于台湾的诚意。2006年2月,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的台湾世新大学许瑞琪,在与大陆同学十天的朝夕相处后回到台湾接受采访时说:“带着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彼岸的大陆,心里出现了很多声音:听说大陆人为了赚黑心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不然哪来那么多黑心货?他们的卫生条件应该很差吧?我会不会拉肚子?自己要带水吗?诸如此类的不安跟着我出发了。忐忑不安的我,到了北京机场还不敢松懈,看到一群热情迎接的大陆同学,心里还在想这会不会是阴谋啊?但是,10天相处下来,我发现这些都是多余的。我不仅玩儿得很开心,还交了很多对岸的好朋友,现在的我爱上大陆了,我想回归了,我要做大陆人!”

2000-2009年,来大陆探亲、旅游、就学和从事商务、交流活动的台湾居民共计800万多人,此外直接从海上来大陆的台湾渔民等还有130万人次。自1987年以来,台湾居民来大陆已达1860多万人次,大陆方面先后为700万来大陆台湾居民发放台胞证。

2000年以来,台湾岛内政治派别林立、台独势力抬头,使得台湾经济持续下滑,在亚洲四小龙中地位严重下降,岛内企业发展空间受限制,老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大陆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在打击台独势力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调整政策,努力发展两岸的经济交往。

为了帮助台湾走出经济低谷,2005年大陆放开台湾水果和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并且采取零关税政策;开放大陆的执业医师、律师,允许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这两个职业;同时开放大陆的教育,以国民待遇身份允许台湾居民在大陆高校就学。2002、2004、2007年台湾发生特大型地震和泥石流自然灾害时,大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捐款、捐物,帮助台湾渡过难关。

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提出“16字方针”,即“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2008年8月8日,台湾发生特大水灾,大陆各界积极捐款捐物,充分体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成为两岸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2008年11月3日至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首次访问台湾,并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会面。11月4日,第二次“陈江会谈”在台北举行,双方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政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将正式实现。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航的同步实施,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的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变成现实。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截止2009年8月31日,两岸航空运输步入定期化阶段,两岸客运航空运输每周往返班次数由常态包机阶段的108班增至270班,两岸开通定期航线共计32条,开通包机航线共计14条。大陆开放68个城市和46个港口直航台湾,极大地促进了两岸交流。

在大陆方面的努力和协调下,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邀请下观摩了奥运会开幕式,中华台北代表队组织了四十多人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台湾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率领的台湾原住民歌舞团体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前的文艺表演时段演出三分钟,两岸人民共同分享这一中华民族的盛事。高金素梅对于有机会让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现在全球面前颇为高兴,表演前她就曾表示,“这一切,都让我们非常感动,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此次意义非凡的演出机会”。

2008年12月23日,大熊猫“团团”、“圆圆”安抵台湾,给台湾同胞带去了欢乐祥和。台湾岛掀起了一阵“熊猫热”。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谈”在南京举行,双方签署金融合作、定期航班、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三项协议,以及陆资赴台投资一项共识。这就给两岸深化经贸合作勾勒了清晰的路线图。这次会谈被称为“合作双赢之旅”。

为了发展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开展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农渔水利论坛、海峡论坛、两岸一甲子研讨会等各种形式的交流。2009年,为帮助台湾对国际金融危机,大陆组织各种经贸文化交流团密集赴台。据台湾方面统计,大陆在台采购已达150亿美元,赴台观光客突破60万人次,为台湾经济贡献超过新台币200亿元。“莫拉克”台风,大陆各界积极捐款近10亿人民币。

在台湾家喻户晓的著名学者李敖在谈及两岸关系时说,台湾只有融入到中国大家庭中才有真正的尊严和发展,否则死路一条。他指出在过去五十年中,台湾花钱买了29个小的国家承认它的国际地位,29个小的国家全部加在一起,人口不到世界的1%,生产总值不到世界1.5%,其中瑙鲁只有7600人,靠着1%的人口和1.5%生产总值维系台湾的国家称号是可悲的;同时抱美国人的大腿活到现在活了五十年,最终只是美国的一个工具而已。他指出两岸是同根、同血缘、同文化,只有融入到大陆才是真正的发展。

为了促进台湾更好地融入东亚经济圈和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两岸建立了促进经济合作的CECA机制(即“全面经济合作协定”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为了支持台湾参与某些国际事务合作,中国政府同意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和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这被称为“胡六点” 。胡锦涛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他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2009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省博鳌会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一行,就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五项举措:一是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二是扩大对台产品采购;三是鼓励台资企业到大陆开拓市场;四是增加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五是协商建立符合两岸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同时鼓励大陆居民赴台观光、旅游,2009年共有70万大陆游客赴台湾观光旅游,带动1000亿台币的消费,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复苏。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09年6月,台湾《远见》杂志公布“两岸民众互看价值观关键调查”等三份民调结果,显示两岸民众一致看好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台湾、大陆的受访者分别有67%、84%认为两岸关系会趋于缓和。另外,78%民众认为大陆对于台湾的政策是稳定的和善意的。

纽约大学教授、台湾问题专家熊玠认为,如果两岸统一,台湾可能在政治上变成老二,但是经济上立刻变为第一;大陆有了台湾,还要养台湾、护台湾、爱台湾,说实在除了政治利益,没有甚么经济效益。无论大陆得了面子、或是台湾得了里子,中国人都会热切期待。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在谈到中共台湾政策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国家主权问题上不应该受到任何指责,因为中共的做法经得起任何历史检验。在台湾问题上,澳大利亚应尊重中国;因为国际法早已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中美因为台湾问题发生争端,澳大利亚应该尊重这一现实。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共政策的灵活性,台湾问题一定比港澳问题更加成功的解决。

可以乐观地预见,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伴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增强,大陆对于台湾政策更加积极、主动和灵活,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会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促进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决心和诚意。

 来源:《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 穆峰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