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是中国重要的邻国,交往历史悠久,为深入了解缅甸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状况,研究团队开展了面向缅甸非华裔民众的调查。调查发现,中国影视产品最受缅甸民众欢迎,中国文化次之。不少受访者关注中缅之间的经济合作,但是他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非常低,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媒体对缅甸民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表明缅甸媒体长期负面报道中国,已经严重影响了缅甸民众对中国全面、完整形象的认知与构建。

在公共外交领域,民众的媒体接触习惯与相关信息匮乏的现状,会导致其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活在“茧房”之中,从而失去对某一国家和民众更加深入了解的机会,在长期片面认知对方之中形成刻板印象。这种公共外交的“信息茧房”现象,是促进公共外交活动开展的严重阻碍,导致交往成本上升,沟通效率下降。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世代比邻而居,缅甸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国家。缅甸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会不会受到“媒体茧房”的影响?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如何?为深入了解缅甸民众对中国的认知现状,本研究开展面向缅甸非华裔民众的调查,希望有助于学术界更加了解缅甸民众的对华态度,发现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助力两国民心相通活动的开展。

媒体涉华报道与缅甸民众认知中国现状

在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中缅两国边境居民自古以来民族相通、人文相亲,民众交往密切。两国人民互称“瑞苗胞波”。然而,21世纪以来缅甸媒体长期对华进行负面报道所形成的负面舆论,一定程度上使中缅关系经受了许多波折。2011年,吴登盛上台后推行民主改革,其搁置建设中国电力集团投资巨大的密松水电站这一举措,使得中国企业蒙受250亿人民币的损失,同时也对缅甸的国际投资环境与形象造成了损害。对此,中国学者黄日涵认为,“中资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共外交和宣传渠道,加上大国(西方国家)操纵了缅甸媒体的议题,使得中企公共外交的效果不仅没能让更多的缅甸民众认可,甚至会让国内百姓也对密松项目产生误解。”缅甸学者敏辛也指出,缅甸民众的涉华态度偏见来自于缅甸媒体对华的偏见,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缅甸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缅甸的媒体。由于这些媒体具有浓郁的西方民主自由色彩,在涉华报道方面呈现反华情绪,直接影响缅甸民众对中国的态度。敏辛认为,这种反华情绪已成为一种持续的态度,而不是短暂的公共舆论倾向。从密松水电站的停建及缅甸民众的涉华态度来看,不难发现中国声音在缅甸几近消失,而西方媒体大肆兜售西方民主,极尽能事地挑拨和煽动民众的反华情绪,是导致中缅关系处于困难的原因之一,也是推动缅甸民众形成负面中国认知的重要因素。

缅甸媒体在向民主化转型的过程中,民粹主义先行,偏离了缅甸的国情,长期负面报道中国在缅甸的投资,是造成缅甸民众不满中资企业的推力。由此可见,长时期受到西方媒体与缅甸本土媒体舆论影响的缅甸民众, 正如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其对于中国及中资企业难免带有负面的刻板印象。这一现状偏离了中缅友好的可持续性发展轨道。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