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特征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受邀赴“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是一次由两国政府支持,但不具有浓厚政治色彩,在普通民众间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笔者作为此次活动的亲历者,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出以下特征。

第一,主体低龄,身份特殊。参加2008年赴俄疗养团的是来自汶川地震时各重灾区的儿童。他们大多来自贫困的农村地区,刚刚经历特大自然灾害的摧残,失去了家园和亲友,在身心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所以,邀请这样一群儿童远赴俄罗斯进行疗养和康复,本身就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同时,儿童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最根本的动力,能够在认知形成的低龄阶段就感受到来自俄罗斯人民的无私大爱,将中俄友谊的种子埋在心里,这对于中俄世代友好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规模较大,覆盖较广。参加此次疗养活动的儿童共计1500余名,来自川甘陕三省的27个县(四川17县、甘肃8县、陕西2县),约84935.41平方公里的区域(受汶川地震影响,陕西、甘肃两省部分紧邻四川的区县同样受灾严重)。在中外交往史上,我们曾以团体的形式组织、参与各类外交活动。但很难找出像这样活动主体数量超过千人、覆盖区域如此广阔的民间外交活动。可以说,此次活动的规模和主体覆盖范围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第三,活动持续,影响深远。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儿童赴俄疗养并非是一次独立的民间外交事件。以此为开端,2009年第二批灾区儿童赴俄疗养。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俄罗斯政府再次邀请灾区299名儿童前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康养身心。同时,以2008年为起点,在四川与“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之间开展的交流互访活动就一直在持续进行。2018年9月,曾经的灾区儿童代表组成回访交流团,赴俄报恩。这次回访延续了中俄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推动了中俄友好世代相传,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肯定,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活动的推动下,中方与俄方后续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以期在未来能够加强友好交流,将中俄友谊在时间上进一步延长。

第四,跨越地缘,拓宽空间。自古以来,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北三省是中俄民间交往的“主阵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距离俄罗斯约四千公里的四川省则极少与俄罗斯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对于绝大多数四川民众来说,“俄罗斯”一词略显陌生。但对于曾赴俄疗养的千余名四川儿童以及在四川与前来访问的俄罗斯人民建立友谊的其他民众来说,“俄罗斯”一词倍感亲切。他们以语言、文化、艺术、旅游等为切入点深入了解俄罗斯,并将“俄罗斯效应”从身边辐射到更广的范围。可以说,中国和俄罗斯的民间交往已从传统的东北地区创造性地拓展到西南地区,将中俄友谊在空间上进一步扩宽。

活动影响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核心是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中俄世代友好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也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努力方向。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儿童受邀赴“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正是对此种心声强有力的回应,是在共同努力的方向上迈出的一大步,体现了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发展。

首先,增进情感,激发动力。早在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中方政府便邀请幸存儿童到海南三亚接受康复治疗。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方第一时间邀请地震灾区儿童赴俄疗养。两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的休戚与共,让彼此命运紧紧相连,血脉相融相通。这种从无私大爱生发的友好交往降低了外交活动的政治和功利色彩,更能打动人心,增强民众之间的互信互爱。自此,中俄民间外交又增加了一层深厚的情感基础和一股强劲的内生动力。

其次,更新认识,深化理解。因为历史过往、文化差异、舆论导向等各类问题,中俄两国的部分民众对对方国家怀有一定程度的偏见和误解。但随着此种民间友好交往的广泛开展,两国民众逐渐对对方国家的核心文化和主流思想产生了更新的认识、更深的理解。这对于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增强价值观的认同、提升政治互信、降低国家间矛盾与冲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展现担当,树立典范。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的两个相邻大国,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来自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两国之间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体现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的责任与担当;两国之间情同手足的深厚友谊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做出示范和表率。中俄关系俨然已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对推动欧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维护世界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