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共情

共情(empathy)指的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能力(吴飞,2019)。心理学专家巴特森(D. Batson)将共情划分为八个不同类型,包括“认知性同感”、“动作模仿”、可以感受他人的感受、审美意义上的设身处地、想象他人会如何感想、设想自己在他人位置上会如何感想、看到他人受苦,也感受到痛苦,以及可以与受苦者产生共鸣(陈立胜,2011)。分析海外受众对李子柒视频的评论,可以发现,视频中李子柒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发了海外受众不同维度的共情。

在视频中,李子柒在稻田里抛秧、在竹林里挖笋、在荷塘里挖藕采莲、在森林里捡毛栗子打核桃、在田地里收获大豆和花生,这些劳动场景直接引发了海外公众的感同身受。一位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的观看者留言道:“我在美国俄勒冈家里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我已经计划种竹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制作和学习所有你介绍的极好的简单工具。我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正是作为人类原本应有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生活在地球上的原因。我希望有一天能像你一样美丽生活。”在年夜饭视频中,有日本观看者留言:“在中国与在日本一样,新年假期期间,女性变得更加忙碌。”在木活字视频中,李子柒因为学习刻字,手指受伤了。一位日本观看者发现了这一点,评论说: “我发现这些天,你的拇指被什么东西挤了一下。我也经常伤到这里那里, 拇指指甲最疼。”

除却日常的劳动实践,李子柒放弃大城市打工生活,回到农村照顾奶奶,而制作视频本身也是为了给自己和婆婆一个安稳的生活,这一故事也引发了观看者的共情,很多观看者从中看到了李子柒身上那种自力更生的特质,并与之产生共鸣:“每一样我们买的东西,她(李子柒)都能制作…… 我们应该试图做到更加自给自足。自从我看李子柒,就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尝试。”而对于那些日常生活在多重压力之下的都市人群,李子柒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中国西南农村自然恬静的生活方式给予了他们心灵慰藉。“平和(peace)”和“放松(relax)”是他们在评论中经常用到的词语,他们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触动了他们心底的热爱,以及对中国生活的向往。很多观看者直接留言:“我要去你生活的地方。一切都那么宁静而梦幻。”“我见证了这个弱小身体的力量源泉……我想去中国旅行。”

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共情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体验的普遍联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 共情更是体现为一种主体间性,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分享与对话的重要因素,所带来的是文化认知与认同(唐润华,2019)。

很多观看者在看了李子柒视频后留言:“这就是中国。”对于李子柒视频中复古的造型、器具等个性化叙事元素,观看者认为:“她(李子柒) 重现了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她(李子柒)展示的就是中国文化。中国真惊艳。”比如,在介绍木活字、笔墨纸砚等中国传统工艺的视频中,李子柒通过学习与反复练习,再现了整个工艺流程。很多观看者留言:“正是通过李子柒再现这些传统工艺,了解了中国。”“看到中国著名的印刷术是多么美妙啊,它存在了多少个千年?感谢你向我们展示了它是如何实现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指南针、火药与印刷。她(李子柒) 就会其中两样:造纸和印刷。”“这个女孩非常优美地传播了中华文化。” 有些观看者更是直言:“中国应该以此女孩为荣。”

当有观看者通过评论区的交流,发现李子柒所处的四川省绵阳市在2008年经历过汶川大地震,李子柒视频中所展现的田园美景、恬静生活更令他们赞叹道:“恢复得很好,一切岁月静好。”有些观看者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认同感:“中国第一。”“最伟大的中国。” 

结语: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实践路径

反观李子柒YouTube视频的内容,没有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只有扎根日常的生活实践。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文化是从土里面生长出来的。在他眼中,用人工把自然的土变成用具,变成能服务于人的生活的东西,就是文化。的确,文化源于日常生活,源于生活实践。李子柒视频正是通过短视频以个性化、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将富有人类共享价值的日常生活实践呈现给海外公众,当这些视频在脱离其生长、生产的在地经验之后,在同处日常生活情境之下的海外公众中产生了共情,并引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的认知与认同。因此,从实际效果层面来看,李子柒YouTube视频的传播获得了海外公众的好感,践行了理想中的“润物细无声”式的公共外交。通过李子柒个案,或许可以找到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实践路径。

第一,公众参与。当下的移动社交媒体技术令普通公众从有权利看见进入到了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被看见的阶段,技术赋能使得公众主体可以成为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实践主体。

第二,情感连接。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实践应从民族国家等传统公共外交行为主体的叙事方式,即理念阐释、宏观叙事向公众个体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分享的个体叙事方式转变,通过普通公众自己的视角、讲述个体故事,在情感连接基础上引发共情与认同。

第三,文化自觉。在任何行为主体、技术手段的背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才是当下中国公共外交独具竞争力的软实力资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明确自身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位置,进而发展它、传播它(费孝通,2018)。在新公共外交时代,自觉地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实践之中,诚如李子柒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呈现于海外公众面前,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基于中国方案的媒介化协商历史考察(1978—2017)》(项目编号:18YJC860023)的部分成果。

陆佳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宋志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