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建立到成熟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如今我国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建立了发言人制度,但仍有待完善和提升。本文旨在探究新闻发言人的历史成因,阐明“发布会发言人”与“记者招待会”的区别以及发言人制度中的国际传播学理论内涵,同时梳理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中美新闻发布和发言人的异同,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新闻发言人的历史成因

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建立到成熟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最早发轫于19世纪后半叶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成型。从西方众多发达的国家来看,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政府更善于利用传媒的力量宣传政府主张。其中以美国为典型,学术界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起源于美国的事实给予了更多的理论佐证,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环境的需要。最初的新闻发言人都以总统秘书的身份在政治领域崭露头脚,他们并不属于政府的行政人员,直接受雇于总统,起到为总统竞选塑造形象的作用,也迎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第二,传播媒介的发展推广到公共关系领域。二战之后,美国的大众传媒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政府企业对自身形象的塑造致使发言人从过去总统私人秘书变为公众政治人物,间接地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利好发展。第三,“掏粪运动”的影响。当时美国新闻界发起一场揭露丑恶、呼唤新闻良知的运动,使得当时的工商企业纷纷开始关注自己的企业公关形象,并随之建立了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的新闻发言人。第四,维护公众知情权。“卢西塔尼亚事件”的发生,逐渐凸显出国民对信息知情权的要求,传媒界为积极满足民众的这一心理诉求而设置了新闻发言人。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仅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也为推动日后美国“阳光法案”的颁布做出了贡献,为信息公开建立起法律依据。

发布会发言人与记者招待会的界定

现实中各种形式的发布会,基本呈现给公众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发言人与记者面对面问答。然而,虽然它们表面上都是发布会,内在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一种是新闻发布会,一种为记者招待会。从总体上看,新闻发布会是新闻发言人发布国家政策信息,其职责为阐述政府的政治立场和对某一事态的观点。记者招待会则主要是指政府新闻发布机构为解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让记者了解实际情况而专门举办的发布会,其内容上更贴近媒体的价值观,目的在于与媒体进行较为正式的理性沟通。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场发言的角色不同。新闻发布会的主要角色是新闻信息发布官员,发布会现场的整体运筹主要在新闻发布人这一方,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则处于被动的地位。此时的新闻发言人既要担当主持人的角色,又要担当发言人的角色,整体氛围表现为新闻发言人对信息的发布。而与新闻发布会恰恰相反,记者招待会上将有主持发布会现场的主持人,整个现场运筹以记者提问为主。其是由主持人对记者的提问进行整合后,再通过正式的新闻发言人进行解答,目的在于为记者解惑、为大众答疑,满足记者对所要采集信息的熟悉情况。

第二,新闻发言人的地位不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行政级别一般取决于某部门发言人的职务,该部门职责直接与新闻发布的信息相关,譬如发布外交信息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发布历年春运信息的铁路总公司新闻发言人等。而记者招待会的发言人主要是人大或政协的领导、政府的总理或部长, 级别较高。国家领导人并不担当新闻发言人的角色直接发表任何政府行政措施,而是给记者一个与国家领导人直接接触的机会,方便记者更直接地提出问题,如美国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由总统亲自出席,又如我国的总理答记者问等。

第三,发言人表现方式不同。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人主要是代表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发布信息,是国家“喉舌”的直接代言人,并且在发布会现场能够指定记者对其进行提问,但发布内容则比较正统、严肃,自我发挥的余地很少。而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人并不需要一味履行发布政策信息的行为, 而是准许记者自由提问,发言人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回答记者问题上,并通过自身发言展现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起到宣传国家或政府形象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发言人有必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熟悉新闻发布规则、有丰富的媒体关系处理经验,避免在信息发布过程中有“越俎代庖”的事情发生。同时,一名合格的新闻发言人也不能把招待会作为一种便捷省事的方式,不去深入独立细致思考而完全听信发布的信息,这不但将损害公众的知情权,也将损害发布和组织者的形象和利益。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