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中国公共外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一带一路”相关的公共外交深入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深入人心。本文梳理了2019年发表的数百篇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相关的文献,从中遴选出五个板块进行整合与综述,以呈现2019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整体面貌。

公共外交在各国外交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由政府主导,以外国政府、外国公众为对象,以提高本国形象为目的。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趋势往往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9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讲好中国故事、媒体外交、文化外交几方面展开,同时涉及美国及中国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研究,以对中国的公共外交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公共外交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在促进国际合作、加深国家间友好关系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在2019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中,学者基于“一带一路”背景,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城市外交、媒体外交、文化外交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相关研究。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但目前仍存在挑战和不足,部分学者也对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周子渊、唐红梅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柬埔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中提出,要改进中柬公共外交中官民沟通机制失衡、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不足、民间参与力量较弱的问题。张辉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公共外交》从学术交流的角度指出,中国在与中亚地区开展公共外交时需大力培养精通哈萨克语或俄语等当地语言的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大力推介“一带一路”。在对南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公共外交方面,学者张颖考虑到该地区的特殊性和各方在该地区的博弈,在《试论“一带一路”倡议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实施路径》一文中重点强调了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强化汉语培训、人力资源培训,重点关注精英阶层对华的深度认知,培养“知华派”“亲华派”,向普通民众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等。另外,黄忠、唐小松的《中国对印度公共外交评析》和刘蓓蕾的《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公共外交研究》也分析了实施主体朝多元化发展和人文交流、文化交流、教育交流、媒体交流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媒体外交。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公共外交,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多名学者据此展开研究。李红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媒体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中提出,实现“一带一路”新媒体公共外交需加强官方网络媒体建设,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培养政府意见领袖,加强与民众的双向互动交流,同时建立负面信息传播的应急应变机制。张萌、赵永华基于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在《新公共外交视域下国际受众成像与信息结构解析》中分析了如何将“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生活化表达,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传递的在地化路径,为国内国际受众提供一个可积极参与的公共协商空间。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外交。如何在“一带一路”的格局内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民心相通”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的话题。蔡明宏在《中国福建民间信仰在东南亚的传播力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中展现了福建民间信仰以其民本性、世俗性、文化性和中华性的特质,担负起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明对话、传递中华文化、营造中国图像的新公共外交使命。章远从宗教外交的角度出发,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化宗教外交构建》一文肯定了基于本土化特质、兼具全球性认同的中国佛教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平交往中所做的贡献。此外,翟旭瑾浅析了中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乒乓外交的成功经验与重要战略意义,论述乒乓外交如何推进公共外交主体多元、内容多元、传播多元,跨越文化差异,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中国公共外交建设的核心命题,也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外交建设的创新进展。在2019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中,学者从故事传播主体、故事议题设置、故事传播方式等角度进行“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形象”方面的相关研究。

王群在《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的外交意蕴与价值旨归》中对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国的重要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进行文本分析,总结了其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艺术表达中国理念、讲述中国故事对中国公共外交的推进作用。同时,在新环境下,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公共外交需讲好中国故事外,中国企业作为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之一,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也需努力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自觉传播者。张美景在《民营经济故事的公共外交维度——兼论经济主题宣传出版》中便从故事议题设置的角度,为民营企业如何改变以往对外交往中程式政治化、手段数字化、视角偏差化的范式,而通过更多有情节、有情感、有温度、有思想的中国故事积极塑造良好形象上提供参考。冯来刚则从故事传播角度出发,论述了“走出去”的企业在海外形象建设与传播实践中利用好属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以及用好中国驻外媒体讲好企业海外故事的意义。另外,戚剑玲、徐健通过《外宣期刊的模式转向》展现了如今的外宣期刊通过多元化叙事的创新模式逐步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模式新路径。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