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开发贝加尔湖饮用水困境的原因与对策

中俄合作开发贝加尔湖饮用水益处多多,但仍旧遇到了俄罗斯方面较大的阻碍,相关原因总结如下。

首先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企业的的刻板印象难以迅速改变。20世纪80年代,一批中国商人通过铁路向俄罗斯贩售中国产品,但因当时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市场较为混乱,出现了假货泛滥,货不对版的现象。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留下了中国商人“狡猾”、中国商品质量不高的负面印象。俄罗斯欧亚地区发展差异明显,虽然近年来中俄贸易不断发展,但西伯利亚地区仍较难接触到新时期中国商人,当地人对中国商人的刻板印象难以消除。

其次是俄罗斯人有重视精神世界的特点。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东正教主张“禁欲主义”,将金钱视作罪恶的种子。这种思想在俄罗斯谚语中也有体现;如钱多麻烦也多(Больше денег — больше хлопот.)、钱多的地方罪孽也多(Грехов много, где денег вволю.)。俄罗斯人更向往精神追求,而不重视物质享受,将自己土地上的资源出售给外国人牟利,并不符合他们一贯的价值观。

再次,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甚嚣尘上,俄民众担忧中国人口众多,野心勃勃,会对俄罗斯产生威胁。而且俄多向中国多出口原材料,而从中国进口各种工业成品,让俄罗斯大国尊严受损,部分俄罗斯精英担心这种结构性贸易问题恶化,俄罗斯会逐渐沦为中国的低端原料产地。中方企业在俄开发饮用水,恰好是利用俄罗斯的原料制备产品,触发了俄民众对“中国威胁论”的担忧。

解决这类困难和矛盾,首先要从企业文化入手。应加强中俄文化交流, 改善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形象。随着时代的进步、法规的完善和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形象也在逐渐改善,但在民众层面仍对中国企业存在不少偏见。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在国外工作前接受完善的岗前培训,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国形象的使者,以潜移默化地转变俄民众对中国的偏见。同时还要普及中国“双赢”“和为贵”的价值观,打破“中国威胁论”对企业发展的桎梏。

其次需要结合俄罗斯当地情况,对市场和营商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后再上马项目,谨慎投资。由上文可知,俄罗斯本土企业在贝加尔湖开采历史悠久,中资企业进场可能会打破目前市场平衡,加剧饮用水领域市场竞争,所以中资企业在俄开发极易受到来自本土企业的阻力。为了规避本地企业和贸易保护带来的压力,可以尝试与俄方组建合资公司,俄方负责处理舆论和政府关系等问题,中方负责生产、营销、市场等,这样可以降低部分投资风险。 

中方企业Akvasib在取得全套生产许可后,反被俄罗斯法院裁决项目不合规。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帮助中国企业改善在俄投资环境,保证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2019年3月28日,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与俄总统保护企业家权利全权代表机构共同发起的中俄企业权益保护中心成立, 这在保护中方企业权益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未来中国企业遇到不公时不再孤立无援。

在政府牵头同时,企业方面还要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创新能力。2015 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能力,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目前一批中国品牌推广先行者,如“华为”“小米”等都在俄罗斯有着很好的口碑。未来在俄的中国企业应以创新为本,提高产品质量,塑造品牌,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和口碑,使产品更有国际竞争力。具体到贝加尔湖天然饮用水的项目上,中方可应用先进的饮用水生产技术,引进环保高科技的生产线, 精心设计产品包装和营销渠道,瞄准中高端市场,扩大品牌影响。

另外,企业国际公关处理也是海外投资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了解投资当地民众的思维习惯、民族风俗,有处理紧急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办事流程应公开透明,自觉接受来自民众、媒体多方面的监督。目前Akvasib公司被俄法院裁决项目违法,将会面临漫长的法务纠纷。公司需积极寻找经验丰富的法务人员,收集对公司有利的证据,在尊重俄罗斯法律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企业还可通过慈善、公益等方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使用公关手段引导舆论接纳中国企业。

中俄合作开发贝加尔湖饮用水,本是双赢的项目,但是过程却阻碍重重。以小窥大,可知中俄贸易还存在不少理念和细节上的问题。中俄贸易未来发展只有不断向民间纵深发展,才会枝繁叶茂。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中国政府需倾听企业需求,协助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中国企业在俄规范化发展;企业需深入调研,提高风控能力,必要时有能力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俄方也应放下偏见,不轻易被舆论裹挟,将招商引资的政策切实落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改善经济结构,两国互利共赢, 协同发展。

行栩慧: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