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外交实践

近年来,多个地方公共外交协会相继成立,为城市公共外交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自2011年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0多个地方公共协会成立,除国家层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及省、直辖市的公共外交协会(如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天津公共外交协会、广东公共外交协会、辽宁省人民外交学会等)以外,地市级和县区级的公共外交协会也大量涌现。其中,广州市成立广州城市外交协会,是全国首家以城市外交命名的协会。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外交实践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更是给激发了城市外交活力,城市外交的实践途径得以丰富和拓展。目前,我国城市开展外交活动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结成国际友好城市

2018年11月15日,2018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武汉开幕,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是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起,成立于1992年。目前共有包括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内的400多个会员城市(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特别行政区)。该组织致力于推动中外城市及地方政府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加强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作为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专门管理机构,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比较完善的国际友城管理机制,为国际友好城市发展注人了强大的动力。

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08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致辞指出,中国国际友好城市活动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并积极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进一步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走向中国。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同各国城市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已成为中国同有关国家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国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增进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1973年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结为中外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开辟了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也自此开启了我国国际友好城市交流的历史。至2018年,我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及486个城市与136个国家的535个省(州、县、大区、道等)及1642个城市建立了2566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在与中国结好的城市中,来源于欧洲与亚洲的城市比例最高,分别为658对与637对。而从结好城市所属国家来看,美国以高达222对结好城市高居榜首;其次是日本, 与中国结好城市数量为215对。而从国内状况来看,江苏省已对外建立315对国际友好城市,远超过其他省份。总体而言,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城市有更为突出的结好成果。除此之外,边境省份(如黑龙江等)和城市也在结交国际友好城市方面表现积极。

友好城市是我国各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条重要渠道。国际友好城市的结成使友城双方进行更深入和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如天津与神户两城,从早期单一的人员交往与“熊猫外交”逐渐拓展为港口建设、城市规划和防震减灾等领域,为天津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有效促使天津文化、经济高速发展。

以合作论坛为协作平台

以城市相互学习合作为目的交流论坛也是城市外交的重要方式。合作论坛一方面将合作交流的行为体范围拓展,为我国多个城市共同开展国际双边或多边合作项目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使务实合作、建立更规范化和富有成效的活动机制成为可能。其中既有“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等基于传统意义上友城关系举办的合作论坛,又有跨越友城关系举办的国际合作论坛如2016年在英国伦敦市及谢菲尔德市举办的首届“中英地方领导人论坛”等。

除此之外,推动建立中外地方政府双边交流机制的“中日省长知事论坛”“中国印度地方合作论坛”“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包括“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中波地方论坛”“中英地方领导人论坛”在内的中欧国家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及推动多边合作平台建立的“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等都为我国城市广泛学习成功经验、促进自身及国家发展提供了助力。

部分城市通过承办(或以城市名称命名)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如国际会议、展会、娱乐盛会或世界性体育赛事等,提高城市声誉、塑造城市品牌, 进而吸引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旅游业发展。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为北京塑造了国际化的奥运城市形象,有效促进了北京城市建设,并为北京拓展了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产品的输出渠道。部分城市承办重大外事活动,如杭州承办二十国集团峰会、南宁市承办中国—东盟市长论坛迎宾沙龙等,后者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关系的过程中多次承办相关活动。而以城市命名的“博鳌论坛”更是为博鳌打造了地方国际会议品牌,成为博鳌地方政府外交最重要的名片。

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媒体的城市外交

部分中国城市(如上海、广州、杭州、西安等)在城市国际组织中表现活跃,积极作为对外交往主体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上海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提出设立“世界城市日”, 使上海世博会的精神和理念得以延续;广州市与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长期合作,并于2012年创立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表彰城市和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创新领域的成功实践;扬州市发起并成立了世界运河城市沟通和交流的常设机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推动了世界运河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并提升了自身在世界运河保护议题中的话语权。

部分国内城市积极通过国外媒体或对外的中国媒体开展国际传播活动。具体形式包括在多种形态的媒体(如广播、电视、户外、纸媒及社交媒体等)中发布城市旅游广告,开展国际化旅游宣传,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吸引外国游客。其中比较知名的方式是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城市形象宣传片。至今,已有大连、上海、武汉、成都、秦皇岛等数十个地方和城市以此方式进行城市品牌推广。如武汉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即于2018年2月16日登上纽约时代广场路透社大屏,在内容层面以中国新年为契机,通过剪纸风动画展现城市特色,在广告中展示武汉标志性建筑,并向世界人民发出了“WUHAN CHINA,Meet Your Wonder”的邀约。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