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增强应对舆情的意识与反应能力

中企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做了很多很好的事情,但是一些负面的事情不断被放大和广泛传播,而企业也缺乏应有的监测,并及时进行澄清。比如中国企业在老挝北部建设了许多香蕉园,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每年向中国出口超过4000万美元的香蕉,农民也通过种植香蕉改善了生活,但是当地媒体和西方媒体却抓住香蕉园施用化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负面效应,对中国援建的香蕉园大肆攻击,无视中企为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活的努力。媒体的负面报道冲击了中企形象,迫使政府停止中企的农业建设项目。对于这些负面报道,中企却未能及时反应,并通过多个渠道向政府反映真实的情况,主动联系和接受媒体的采访,进行澄清与反击,扭转舆论的不利地位。

中企帮助印尼建设高铁,但是许多当地民众认为中企聘用了大量中国劳工,据此质疑中国工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甚至把“一带一路”建设视为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侵略。一些印尼社交网站上流传的“中国工人大量涌入印尼,抢走印尼人的饭碗”等谣言反映了这种隐藏在民众深处的“反华情绪”。一些伊斯兰宗教领袖为此发表言论,表示要阻止中国工人进入印尼、甚至要把中国投资者赶出印尼。例如,2017年5月14日,印尼激进伊斯兰教宗教领袖巴彻蒂尔纳夕尔(Bachtiar Nasi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发表反华言论, 声称:“国家应确保没把印尼卖给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他说,在印尼的外资,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投资,并没有帮助到一般印尼人。在印度尼西亚, 类似纳夕尔操弄宗教,敌视华人与中国在印尼投资的言论有很大的市场。对于这些极端言论,鲜少有中企的反驳声音,自然使民众进一步加深了中企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意图的疑虑。

总结

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许多当地民众从“一带一路”得到许多商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全方位走出去并关系到中国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大计,要制定长期性的、战略性的文化互信战略,经济建设要惠及当地民众。

面对中企在海外投资所面临到各种风险,一方面需要中企加强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风险预判能力,做好各种风险预防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互信,要为当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真正惠及当地收入较低的人群,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获得更多当地民众的支持,以减少“一带一路”的建设阻力,改善不利舆情环境,减少当地民众因为不了解“一带一路”的主旨而对中国投资产生疑虑,促成民众理解,政府支持的良好投资与商业环境,形成民众欢迎中国投资的氛围,这样“一带一路”建设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海外华文传媒促进“一带一路”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AXW007)成果之一。

彭伟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