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外交新思维

政治影响力传播、经济利益维护与拓展、文化价值观共享,是中国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可能达到的目标。中国前期项目建设和推进往往以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为先导,其它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而纯行政化或“外民内官”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很难有效参与到项目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当中,在东道国民心支持方面也很难获得正面反馈。纯民间性质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往往缺乏政策、资金、人才及公共外交能力要素的支撑,其海外利益拓展与维护能力、社会接触能力受到制约。上述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对参与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角色功能的发挥及预期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

中国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应结合本国国内企业发展、社会组织参与国际活动的实际情况,参考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制度设计中的可取之处, 借鉴其公共外交思维,最终目标仍然是通过公共外交途径有效实现海外利益保护,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机制创新,发挥“共同参与、有效合作”基础上的政治传播效果

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主体融入利益诉求元素和投融资创新要素。公共外交实质上是政府对本国外交政策的跨界管理,以获得外国公众对本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公共外交也正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然而,“国家公关”活动如果一旦由官方主导甚至垄断,主体单一且缺乏受众意识,缺乏微观基础和互动空间,进而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公信力和说服力,其政治传播效果远没有政府与社会、企业协作的“立体传播主体”和“系统推广”的整合营销效果强大而深远。而在参与主体机制创新,促进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和有效合作方面,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现实借鉴。该机构作为企业与政府的桥梁,把美国国家战略与美国企业获取海外经济利益和安全保障的诉求相融合,形成利益互动和诉求反馈,促进海外发展政策创新和及时完善,从而产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效果,最终确保外交政策的实施和海外利益维护。

“软”力量贯穿“硬”合作,改善国际表达,创新政治传播的形式与内容。在“一带一路”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应当重视“软”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功能作用,逐步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等软性力量建设。首先是建立在受众精准传播基础上的反映合作方或对象国发展需求的理念或政策传播,展现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及合作发展经验的普世价值,揭示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其次应着眼于打通由国内社会治理经验到全球治理、共同发展理念的有效沟通和传播渠道,强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的理念、经验与能力,逐步引起其他国家政府、企业、民众以及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从而综合体现贯穿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始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协调各方在东道国挖掘公共产品, 承担社会责任,树立大国形象

中国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要想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协调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从公共产品中挖掘各方合作的议题,承担大国责任的同时于微观层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大国形象。而这一创新机制在政府与大型国企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上也应借鉴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成功经验,在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注重人才培养、技术输出、人文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从东道国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协助东道国解决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赢得不同政治团体的信任与支持。

建立与政治担保、信息咨询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使企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塑造企业公共外交与海外利益保护新角色。

首先是在保险制度上,降低企业海外投资、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其次,创新资金支持机制,在金融政策上为企业投融资服务。一方面, 为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另一方面,致力于与其他国家签订本币互换协议,降低企业成本,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市场信息整合制度。借鉴美国的做法,充分利用中国使领馆的政策优势,借助相关涉外社会组织的公共外交经验和社会接触能力,发挥高校智库的语言和区域国别研究特长,进行海外市场合作的需求信息搜集工作,建立设施互联互通需求数据库,并与相关企业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与政策反馈,为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欧阳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语言与战略传播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