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缺席的被讨论者”的角色

《跨文化沟通》主张中国应当主动走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努力构建和传播正面的中国形象。基于在法国的亲身体会,作者指出,在法国社会,中国成了一个“缺席的被讨论者”。虽然中国问题在法国受到各界关注,但中国的人与事更多地是由所谓的“中国通”们在进行讨论和解读,却鲜有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和“身影”。随着世博会效应的消退,法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由赞誉转为批评,越来越倾向于报道中国的环境污染、农村贫困、官员腐败等负面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中国“缺席的被讨论者”的角色,全面考虑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塑造与传播问题。

中国要在世界上树立良好形象,我们必须与国际社会主动进行对接,努力开展跨文化沟通与有效传播。2006年至2016年是中国和平崛起最迅速的十年,但中国的海外形象却并未得到西方民意的普遍认可。中国不能继续充当一个“缺席的被讨论者”,任凭外国媒体单方面演绎中国。作者提出,要改变中国“缺席的被讨论者”的角色,一是需要更多的中国公民更主动地参与同世界各国公众的沟通与对话;二是在方法上重新审视那种由国家主导或借助国有传媒工具的对外传播方式;三是重视从内容上讲好中国崛起的故事, 也就是通过跨文化沟通的方法,与世界人民开展心与心的对话。

中国的海外形象需要重视价值理念的故事化传播,讲好打动人心的中国故事。我们要改变在GDP惯性下看世界及与世界沟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许纪霖认为,中国的崛起不能只给世界带来金钱和商品,而是要带来一种新的文明理念,带来有关人类未来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的启示或变化。作者援引吴建民大使的话说,中国人一定要与国际社会“合群”,而不能被看作这个世界的“另类”。《跨文化沟通》指出,“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应该是“一种value-based(建立在价值观上的)国家正能量形象,是中国梦的故事中让世界为之动容的那种心灵深处的东西,一种中国与世界共享的文明价值,而非是一种虚幻的政治口号,铺天盖地似的广告宣传”。我们需要通过跨文化对话让世界懂得,尽管存在各种文化差异,但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及幸福观是与世界其他民族相通的,完全可以做到和而不同,相互理解。

以项目化方式促进“民心相通”

《跨文化沟通》倡导通过多种多样的人文交流项目使中国的友好形象深入人心。在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民心相通” 四个字引起了广泛关注。作者提出,加强“一带一路”成员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已成为与经济合作同等重要的共识,要想真正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我们要以项目化而非口号与概念化的方式来真正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和平崛起如果仅仅停留在经济上,而非情感上的话,这样的崛起就会让世界无所适从。如果说经济合作是“硬项目”的话,民心相通的“软项目”同样重要。例如,中国对非援助从投资基础设施升级到面对面人文交流的2.0版,有效拉近了中非人民之间的心灵距离。

《跨文化沟通》具体描述了教科文组织打造的多种多样的“民心相通” 项目。例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两周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了“一带一路文化互动地图”高级别专家会议;教科文组织与2014年南京青奥会组委会联合打造了“南京青年文化体育和平节”;教科文组织与南京大学联合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以“儒家思想与全球化世界中的新人文主义”为主题的巴黎尼山论坛。作者认为,如果能够下大力气打造一系列诸如此类的“民心相通” 文化交流项目,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国际形象将会出现新的甚至是质的飞跃。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