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开展文化外交,加强跨文化沟通,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有效传播中国形象,是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徐波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一书聚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文化外交案例,探讨了跨文化沟通的种类、方法和策略,以宽广的国际视野结合具体的现实语境,探索了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理念和实践创新,对于增进跨文化理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公共外交也走进了新时代。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世界,中国形象对外传播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互动,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以下简称《跨文化沟通》)一书将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紧密结合,从作者多年从事文化外交的独特经历出发,探索了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形象故事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借助重大国际活动平台提升中国形象

《跨文化沟通》强调做好重大国际交流活动的后续工作,延续其跨文化对话平台作用。充分利用重大国际活动平台的影响力,传承发扬其“精神遗产”,大力开展文化外交,是有效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与国际社会进行跨文化对话的一个重要平台,已成为“中国和平形象的一张名片”。世博会将世界带到了中国,让国际社会近距离地了解了真实的当代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上海世博会结束以后,通过打造一系列后续项目,传承和发扬世博会的“精神遗产”,对于后世博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重要意义。《跨文化沟通》的作者徐波用将近十年的时间参与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备、运营阶段的国际沟通工作,具有深深的世博情怀。他设想,在世博会结束以后成立一个“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基金会,每年举办世界城市问题论坛,通过类似项目把世博会的跨文化对话平台作用延续下去。

2014年举行的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另一个重大国际交流平台,共有来自201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余名青年运动员参加,为来自不同文明的世界青年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作者指出,南京青奥会结束以后,必须深度挖掘青奥会有关青年、体育、文化与和平的素材,打造南京青奥会精神遗产。例如,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世界青年体育、文化与和平论坛” 就是这种精神遗产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助于通过世界青年的跨文化交流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