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时机推介中国新疆
赵新利:您对新疆有很深的感情,如何看待新疆的发展变化?
小岛康誉:我现在经常在日本各地演讲,无论走到哪儿,我都会有意识地宣传和推广新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新疆的发展。我还主编了“见证新疆变迁”丛书,在日本出版了《王恩茂日记》日文版、《铁木尔•达瓦买提诗集》日文版、《李学亮摄影集》、《丝绸之路新疆之行》、明信片集《新疆欢迎您》等,同时在日本举办了百余次演讲会介绍新疆,很好地激发了日本人对新疆的兴趣和关心,向世界、特别是日本人民介绍新疆、宣传中国。我还积极邀请中国青少年赴日旅游,立体推动中日之间的公共外交。我衷心希望中国、日本两个国家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2018年5月10日,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我受邀参加了欢迎宴会。在宴会上,安倍首相强调日中要“从竞争走向合作”;李克强总理强调“推动中日关系发展”。我相信两国关系一定能有更大的发展。
我曾在在“见证新疆变迁”丛书序言中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别人无权对另一个国家指手画脚。对中国这样一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国家,加快发展经济,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就是实现了最大的人权保障。”
21世纪是公共外交的世纪
赵新利: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很多。同时,媒体和信息传播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凸显。您是如何理解公共外交的?
小岛康誉: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上曾指出:“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世界上大约有200个国家,其历史、体制、制度、文化、语言各不相同,国家利益也各不相同。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的哪一方面,主张不同就会引发冲突。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加深相互理解。祖国意识重要的同时,世界公民意识也非常重要。所以,21世纪可以说是国际合作、公共外交的世纪。这也是人类文明迅速发展、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结果。我和新疆各位同仁所做的各类活动,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公共外交的一个例子。我初步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感想。
第一,充分认识国际合作、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世界是一个大家庭。今后丝绸之路的保护、管理、利用等都需要国际合作。中国可以牵头召开关于丝绸之路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的国际研讨会,对于推动“一带一路”、促进与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合作都有积极意义。
第二,明确国际合作、公共外交的基本理念。国际活动有矛盾冲突时, 应该回到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国际合作、公共外交的基本理念。中日两国倡导战略互惠关系、“双赢”的合作关系。在我所经历的新疆的考古活动中,中日双方提出“友好、共同、安全、优质、节约”的五大精神。“友好”和“共同”无须解释。在“安全”方面,沙漠活动常常伴随着危险,不幸遇难的事例也有很多。我们经历过紧急露营、沙尘暴、从骆驼上跌落导致脑震荡骨折、生病、车辆着火等各种事故。在“优质”方面,与世界文化遗产相匹配的高水平的保护研究十分重要。在“节约”方面,中日双方组织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团队,在费用上和环境上都尽可能做到节约。
第三,以耐心和毅力克服国际合作、公共外交中的困难。跨越中日双方不同民族、体制、文化、语言的障碍并非易事。沙漠中的大规模调查,需用沙漠车和骆驼来运送粮食和调查器材。调查时期受气候限制,耗时较长,往往持续数年。生活上,虽然日出而作,但因为调查和整理资料经常要很晚才休息。几个人一起挤在狭窄的帐篷里休息,连续3周都不能洗澡。如果没有顽强的精神、体力、协作力是难以忍受的。需要众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调查、保护、研究、报告书、研讨会等都需要大笔资金和大量的辛苦工作。这些资金除了我的薪水、退休金、银行借款外,其他均来自妻子给我的援助。
第四,国际合作、公共外交要以外交原则、人格原则为基础。有的外国研究人员或记者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调查研究和拍摄,甚至将研究成果和拍摄资料带走。这种单方面行为与20世纪初盗窃文物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中日双方尊重对方的思维、法规与文化。我所参与的所有阶段的调查研究均是在取得正式许可和签订相关协议的前提下开展的。外交就是“友好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立场”,我们践行了这一点。当然交涉也有棘手的时候, 即便这样仍不能忘记宽容友好。另外,三十多年中,新疆更换了五届党委书记、五届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外办、文化厅、文物局、档案局、大学等机构的领导层也更换了很多次。而我们之间的合作仍能继续和深化,说明我们绝对没有私人的“特殊关系”,如果仅图一时方便发展为特殊关系,研究调查必定难以持久。
小岛康誉: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机构代表,著名中日友好人士。
赵新利:本刊编辑部执行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