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新媒体公共外交的特点

以色列的新媒体公共外交具有互动性、针对性、包容性的特点,而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又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

互动性

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具有强烈的互动性,而这也是新媒体公共外交与传统公共外交形式的最本质区别。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中国民众能够随时进行评论,而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也可及时回应。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在2018年7月20日发表的“给大家介绍下我们的新成员——以色列签证中心”,共有137人转发,127条评论,147人点赞。该条微博介绍了以色列新开放的北京、上海、广州签证中心,并介绍了以色列签证政策,吸引了诸多读者与之互动。与此同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等相关微博主也与之互动,打通了相互之间的粉丝通路。不仅如此, 微博中的“私信”功能也是民众与微博主互动的另一种形式。基于技术性原因,微信公众号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远少于微博,其读者和读者之间也无法相互评论,但相比传统媒体,微信的互动性特征仍较为明显。

互动性的另一个体现,是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微博信息与中以线下交流活动的紧密联系。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经常在微博上发布赠票信息,通过抽奖的方式宣传中以交流活动,如“以色列特拉维夫独立流行乐女歌手Totemo北京演唱会的赠票活动”(2018年8月6日)、“以色列电音音乐人Bemet音乐节的赠票活动”(2018年5月11日、5月15日、5月16日)等。在抽中幸运者后,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还会在微博上直接联系中奖人; 线下活动结束后,对中奖人进行采访,进一步宣传中以交流活动。而在微信公众号上,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就很少发布类似活动信息,其原因就在于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远不及微博,难以让读者形成参与感。

新媒体同传统媒体在传播途径上的根本不同,要求消息发布源必须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转而使用目标对象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例如,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在使用新媒体展开公共外交时,十分注重对目标对象的数据分析和偏好分析,并时常根据数据反馈改变新的信息内容。2015年3月6日公众号发布《以色列留学十问》之后,由于读者反响热烈,大使馆顺势大幅增加了以色列留学内容的推送,接连推送了“留学以色列”(2015年5月28日)、“中国学生赴以色列留学的人数上升”(2017年8月22日)等文章。这些文章普及了以色列留学的基础知识,增加了年轻读者对以色列留学的兴趣。

针对性

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有针对性地突出以色列的科技、经济优势,消除陌生感,并通过共同缅怀历史等方式拉近了与中国民众的距离。长期以来,中国民众对以色列看法呈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 中国民众认为以色列科技发达、军力强盛,对犹太民族的悲惨历史也抱有同情心态;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民众对以色列在中东问题上咄咄逼人的姿态较为反感。此外,许多中国民众对以色列国内情势,尤其是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科技资源、教育资源所知甚少。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读者主要有两类,分别是对以色列好奇但不了解的年轻读者、了解以色列历史并关心巴以冲突情势的中年读者。针对第一类读者,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主要提供以色列旅游、科技和文化信息,消除其对以色列的陌生感。同时,由于这类读者中有一大部分为学生,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还为其提供丰富的以色列留学介绍并普及简单的希伯来语。而针对第二类读者,微博和微信平台则主要发布以色列外交人士采访记录、以色列政策解读等深度报道,尽力帮助读者理解以色列国家政策。例如,公众号于2018年5月11日发布了题为“这个国家刚刚走过了惊心动魄的70年!三点启示”的文章,回顾了以色列建国70周年以来的历史,展望了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此外,由于在二战中中以两国都深受法西斯主义之害,两国民众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情”。2018年4月12日,官方微博所发布的微博主题为“以色列大屠杀纪念日”,以视频形式介绍在以色列举办的悼念大屠杀活动。此条微博下共有157条留言,大多数中国民众同情以色列的不幸遭遇并祈愿历史不再重演。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准确地利用了中以两国共同的历史心理纽带,拉近了两国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了公共外交的战略目的。

包容性

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可以在评论区内自由发言,难免出现同传播者立场相左的情况。如果此时传播者对读者直接反驳,极易造成评论区混乱,不利于其公共外交传播战略的实施。

中东局势错综复杂,中国民众对于中东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对以色列的国家印象也大相径庭。在发布消息后,以色列驻华大使馆评论区内经常出现意见相左的评论。在此情况下,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展现出了相当的包容性,对不同意见评论者能够做到不予置评,对以色列展示善意的评论者表示感谢,并回答有关签证、留学等事务性问题。实际上,这种选择已经表现出以色列的公共外交态度,但却显得有礼有节、进退有度。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