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的公共外交理念与实践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奋发有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公共外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这是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到“公共外交”,标志着公共外交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等成为中国共外交理念和实践的代表。

“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带来新的机遇。201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外交要“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正在向世界证明,“中国梦”不是威胁,而是惠及各方的发展机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公共外交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宪法:“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6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对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要强化统筹协调,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确保党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为中国公共外交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中国最高领导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在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重视并善于讲述中国故事。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访问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时,每每发表演讲,都力戒单调枯燥的政治理念宣讲,而是融入轻松活泼的故事和修辞。在俄罗斯,他在演讲中诠释了“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的“鞋子论”,《莫斯科时报》称习近平使用了“普京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习近平出访期间,频频发表演讲,在演讲过程中,他十分注重引用当地俗语。在访问墨西哥时发表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了“朋友要老,好酒要陈”这一当地俗语,很好地拉近了与当地听众的距离。习近平广泛使用比喻、拟人、引用、借代、反复等修辞格,将中国的社情民意、政治制度、国家方略等以亲和有力的方式进行传播,增强了演说效果。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