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开展对非公共外交,确实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是我们的舆论塑造能力有待提高。有关部门仍习惯用内宣语言做外宣工作,没能真正换位适应当地语境,不能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二是“中国故事”讲述效果有待提高。故事供应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不足,存在内宣外用、通用版本多、缺乏针对性、生动实例和数据少等问题。官方色彩过于浓重,主体多数是政府部门及下属机构,民间力量普遍缺位,大量海外工作、学习、定居人员等资源未能被有效利用,智库建设也有待提升,可资使用的外脑外嘴明显不足。

三是内外舆情协调有待加强。前后方联动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难以针对非洲媒体特别是“脸书”“推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精细化操作。

四是公共外交形式有待改善。公共外交不同于文化教育交流,不能局限于演讲、撰文、图片展、座谈、文艺演出等老套路,还是应该围绕外交主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工作。

当前中非关系面临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应该认真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非工作“真实亲诚”的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全面推进对非公共外交,全力配合新时代对非外交工作,为中非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要紧扣外交主线,继续做好我国重要政策主张、重要理念的宣介工作。积极推动中非双方高层互访,结合中非领导人出访、双方的重大外交活动,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唱响中非友好主旋律,唱响中非合作机遇论,讲述中非合作真实故事。努力寻找中非共同点,贴近当地民众思维习惯和文化特色,多讲通俗易懂的道理和鲜活生动的故事,避免自说自话。继续推动文化“走出去”,尊重文化特性,互学互鉴。

二是坚持不懈,细水长流,努力打破西方话语体系。写好剧本,练好唱功,针对焦点问题敢于善于交锋,敢于善于回应外界对中非合作的不实杂音,主动揭批西方的两面性和虚伪性。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国际和地区形势演变,学习国际智库先进经验,加强中非之间的智库合作与交流,贡献更多“中非智慧”,打造行之有效的中非话语体系。

三是善于利用当地资源,建立积累人脉。西方殖民非洲的历史久远,在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给非洲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而且现在不少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及学界商界精英大多从欧美等西方国家留学出来,他们往往在思想理念上认同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并在实践上也推行西方那一套。我们应加强与当地网络“大V”、媒体及各界精英的联系,做人的工作,通过邀请访华等多种方式,使其增进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合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两类媒体,积极、正确宣介“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因地制宜,从利益关联、互利共赢角度,用他人听得懂的语言加强宣传。

四是充分利用中资企业、华侨华人、留学生等资源开展公共外交。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出国人员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和行为习惯,注意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使每个出国的中国公民都成为开展公共外交的载体,都能够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言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是比侨居国民众更了解祖籍国、比祖籍国民众更了解侨居国的重要群体,也是做公共外交的重要资源。

五是强化互联网思维,重视新媒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公共外交领域运用,了解涉华民情舆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外交,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非洲大陆是最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责任担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舞台。推进中非战略伙伴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助力中非关系深入发展,促进中非民心相通,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曾宪柒:察哈尔学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