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在国际地区事务中配合密切,双方携手捍卫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国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自主解决问题,积极参与非洲和安事务,是联合国“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在南苏丹、马里等地有大约2500 名维和驻军,占中国全球维和人员的80%以上。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会议期间宣布,中国将在五年内提供1亿美元用于支持非洲联盟常备军建设,并建设8000人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待命部队。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在亚丁湾巡航打击海盗,成为中国常态化的海外军事举措,至2017年7月已累计派出护航编队26批、舰艇83艘次、官兵22000余人。在打击几内亚湾海盗方面,中国也与沿岸国家加强了双边合作。2014年中国积极协助西非国家特别是塞拉利昂、几内亚、利比里亚几国抗击埃博拉病毒,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总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中国已坚持50年向非洲派遣医疗卫生队。中国更积极地参与非洲反恐。非洲也积极支持中国的政策主张,双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配合默契。

非洲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及潜力巨大的市场,正致力于实现《2063议程》目标,亟待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有资金、技术、装备、人才和成功发展经验等丰富的优质产能。中国脱贫的经验可以为非洲提供参考和借鉴。中国用占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温饱问题,让非洲国家看到了解决粮食问题的希望。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开展了一系列务实高效的农业合作。一方面,中国已为非洲国家援建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当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当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大规模培训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中国农业专家以真诚和务实的态度,在非洲大陆各个地方指导、培训当地农民,帮他们走上致富路。2017年,中国援布隆迪农业示范中心传来好消息,当地水稻种植亩产最高达到924公斤,刷新了非洲的水稻高产纪录。

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推动中非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载体、促进政治对话的重要平台,成为中非增进互利合作、实现共赢的重要纽带。9月的北京峰会对接中非双方优势,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同规划未来路径,赋予中非关系新的时代内涵,通过落实“十大合作计划”,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中非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当前中非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非公共外交面临一些新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西方带着有色眼镜的评判和奇谈怪论,利用舆论对中非合作进行抹黑。

中非关系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成举世瞩目成就,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但西方不愿看到中非合作蓬勃发展,西方政客、媒体不断抹黑中非合作,炒作债务问题,指责“中国贷款加重非洲债务负担”,宣扬“中国以资金蚕食非洲国家主权”等论调,给外界造成一些误解,对我国在非形象及中非关系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中国对非合作始终尊重非洲国家自主意愿和实际需求,坚持平等协商, 不搞强买强卖,不搞模式输出,不附带政治先决条件。这是中国对非合作最鲜明的特色,也根本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对非合作。一些非洲国家出现的债务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其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要靠发展。

事实上,我们高度重视非洲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对非借贷风险总体可控。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加大对非直接投资,帮助非方防范债务风险,减轻、减缓偿债压力。与非洲相关的涉我不利舆情,背后存在多种原因,有西方有意干扰破坏的因素,有我们走出去经验不足的因素,还有我们公共外交开展不足的问题。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