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主要观点

有媒体能够理性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相较于西方“零和”思维的优越性,也有不少媒体惯性采用“威胁论”的视角审视这一理念,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的“天下观”,预示中国将成为全球领导者;还有媒体客观地指出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西方的“零和”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对近代以来欧美方案的超越,这一倡议在国际舆论中引起共鸣。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登学者雅各布·马德尔的评论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描述的是一个相互合作的世界,它以双赢为前提,是一种取代西方“落后”模式(零和思维)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引述专家观点称,如果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政治含义,这个含义就是尽力找到避免对抗、避免我们在冷战年代体会到的国际社会分裂的新途径。英国广播公司引述中国国际问题专家的话称,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超越了西方思想以国别、种族、历史、宗教划分的传统界限,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新愿景。苏丹政治分析人士穆罕穆德·哈桑·赛义德博士在泛非通讯社撰写评论文章称,习近平主席提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建立一个消除战争与冲突、实现普遍繁荣发展的人类社会。

其次,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中国成为“全球领导者”。随着西方近年来遇到难民危机、福利危机以及输出颜色革命不断受挫,西方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引领者、世界和平维护者、政治争议解决者及科技文明领先者的角色大大削弱,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填补了西方留下的空白,而且引领了国际潮流。香港《东方日报》认为,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的政治号召,向各方传递出成为全球领袖的雄心,这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台湾《中国时报》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反映了中国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中国无可避免地将成为全球体系的“引领者”。

再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天下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的新理念,不过有媒体戴有色眼镜,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提出这一理念意在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全球秩序。《澳大利亚人报》刊发评论称,“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开展地区及全球交往时反复提到的流行词,这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领导角色。德国之声引述伦敦经济学院的威廉•卡拉汉(William Callahan)的观点称,“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法表明,中国想要的不仅是经济合作,而是建立起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和世界秩序。《国家利益》刊登美国安全中心学者迈尔(Patrik K. Meyer)的文章称,中共未来也将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来塑造其未来推行扩张主义的道德正当性,中共一直主张建立一个致力于推广共同价值,并让世界不同文化平等发展的“世界政府”。

此外,“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国际舆论场中,有声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美好的愿景,但内涵有待进一步明确;有舆论认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日本《读卖新闻》评论称,习近平新领导层的外交理念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本质是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为武器,与跟中国有友好关系的国家建立起利益均沾的双赢关系,中国正借助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来扩大影响力。台湾《中时电子报》刊文称,大陆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方案,其目标是推动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广大区域的普遍繁荣。英国广播公司引述专家的观点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具体方案的支撑落到实处,中国能够首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因为它拥有“在路上”的足够底气。

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挑战。有舆论认为,面临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挑战,这些观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外交行动与中国倡导的理念必须言行合一。英国广播公司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黄靖的观点认为,今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能否顺利推行,在于中国能否说服别人,在于中国的外交行动能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致,做到言行合一。其次,中国必须使周边国家真正消除对自身发展的“恐惧”。《澳大利亚人报》评论称,中国想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却在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上“令周边国家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命运共同体并不现实。再次,构建命运共同体必须首先构建利益共同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首先构建利益共同体,中国必须向周边国家阐明意图,使其确信合作能够互利双赢,只有这样周边国家才会更有责任感、动力为合作付出努力。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