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实力与文化认同等因素决定了其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也决定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是韩国的现实需求。但应注意到中韩间政治互信基础薄弱、韩国内政外交困境等现实问题制约了中韩共建“一带一路”。为使“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中韩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采取有针对性的合作措施。

韩国是中国在东北亚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也是美国在亚太的主要盟国。在对中国实行经济外交、对美国实行安保外交的情况下,韩国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经济机遇也是安保机遇。经济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符合韩国经济复苏的需要;安保上,符合其实现半岛统一的诉求。“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区域连通性的增强,韩国政府换届至下届政府初任这段时间是中韩加强民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窗口期,中国需把握良机、扮演好主导者角色,重视韩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杠杆作用,考虑将“一带一路”建设延伸至朝鲜半岛并研究将韩国发展为东北亚战略支点国的可行性方案。这种判断是基于中韩合作经验,韩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韩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原因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为使“一带一路”建设在全域内顺利推进,中韩在政治上应遵循相互间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在经济上,探讨构建次区域合作机制;在文化上,应强化共同体建设。

中韩具有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基础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不久后,韩国政府就提出要将韩国的欧亚倡议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结合起来,并与中国达成对接共识。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艾平也指出,欧亚倡议和“一带一路”有很多可合作的地方。2014年9月,中韩双方就推动中国“一带一路”与韩国欧亚倡议实现对接达成重要共识。同年10月31日,中韩双方签署了《关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欧亚倡议方面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及相关一系列文件。至此,中韩共建“一带一路”由构想迈向实际。这一过程之所以进展迅速,是因为欧亚倡议与“一带一路”在区域、理念、内容等方面高度吻合,具有良好的对接基础。

首先,区域方面,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周方银认为,欧亚倡议与“一带一路”重叠度高。欧亚倡议的主要合作对象国是中国、俄罗斯、中亚、蒙古、土耳其等,与“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西亚经济走廊三个经济走廊覆盖的区域高度重合。其次,理念方面,欧亚倡议旨在通过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实现欧亚地区的可持续繁荣与和平;“一带一路”也强调联通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实现“两圈结合”。最后,内容方面,欧亚倡议强调通过构筑交通物流、能源基础设施、技术文化交流等网络,促进欧亚经济圈的形成,与“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到的连接交通与能源网络、搞活物流计划、弘扬丝绸之路合作精神等可实现协调合作。但是,由于地缘政治及国家实力等方面的制约,韩国难以单独实现欧亚倡议,因此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是韩国的现实需求。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