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项目成效

“走出去”项目形成了常态持续的资助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部署和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工程。习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国家艺术基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第十次全国文代会、第九次全国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将资助优秀艺术作品在国(境)外传播交流推广活动纳入申报范围。自2014年开展项目资助以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走出去”项目18项,资助资金3807万元;2015年度资助23项,资助资金3918万元;2016年度资助25项,资助资金3754万元。其中,舞台艺术演出项目38项,美术、书法、摄影和工艺美术作品展览项目28项,展演展览总计约400余场,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4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观众60多万人次。国家艺术基金将资助“走出去”项目确定为一种常态、持久的机制,在未来“十三五”时期的资助规划中,把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开展的对外传播艺术项目列为重要的资助方向之一。

为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工作大局,三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了12个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年、文化节、艺术节活动。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故事•大地之歌—叶小纲交响音乐会”被作为2015年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成果(文化领域)的重点项目,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出席并观看了演出;2015年11月,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剧《孔子》赴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演出并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开幕演出,在保加利亚索菲亚歌剧芭蕾舞剧院上演,出席“16+1”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的各国文化部长一同观看了演出。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葛蓓莉亚》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对外演出有限公司的舞剧《天鹅湖》、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中国汇”分别参加了2016年加拿大、荷兰与美国的“欢乐春节”活动。

“走出去”项目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文艺创作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形式,文艺作品是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文艺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强烈表达。习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家艺术基金作为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有责任引导艺术机构、单位和广大艺术工作者,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的高度信心,积极探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广阔前景,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展示我国文化发展成果,通过扩大文化影响力履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使命。

三年来,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了60个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水准的艺术单位和机构“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资助了66个具有较好口碑和声誉的项目在国(境)外展演、展览活动,在主题和题材与内容和形式上兼收并蓄、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艺术的展演交流,也有当代艺术的新成果,既有汉民族的艺术创造,也有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色呈现,既有阳春白雪的经典再现,也有杰出的民间创造,立体地、多侧面地展示了中华艺术的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走出去”项目当中,少数民族和具有地域特色的项目共13项。这些项目通过理念、内容和手段创新,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传播力,用国外观众能够理解、易于接受的艺术语言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思考。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交流推广中国福建木偶戏,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16年9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无伴奏合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赴亚欧7国12个城市巡演,精心筛选的形式多样、质量上乘的节目向国外观众充分展示了内蒙古的人文风貌以及当代蒙古族合唱艺术的专业水平,增进了他们对中国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了解,为进一步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2016年11月,重庆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巴渝风》在西班牙与奥地利进行了10场商业演出,吸引了大量当地观众走进剧场领略巴渝千年文化神韵,感受中国传统民乐艺术的魅力。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