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报道中外领导人会晤,理性看待个别“突发事件”

外媒能够客观反映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举行的中外领导人会晤,尤其积极肯定中美批准《巴黎气候协定》,另外,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舷梯”事件虽然有部分非议,但也能予以理性分析。

首先,普遍积极评价中美在峰会前通过《巴黎协定》。英国广播公司9月3日报道称,美国和中国正式联合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并将这些文件交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这是该项全球性协定迈出的重要一步。美国《赫芬顿邮报》9月6日文章称,全世界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和中国—正式批准了《巴黎协定》,这一举措是对抗全球变暖的关键一步。日本《朝日新闻》9月5日社论称,中美同步批准《巴黎协定》,使该协定朝着年内生效迈进了一大步。法新社9月2日报道,“气候保护透明联盟”联席总裁彼得•艾根称赞了举办此次峰会的东道主中国,称其“做出的努力要大于多数国家”。

其次,客观反映习近平主席与英国和日本领导人会晤及中英、中日关系。英国《金融时报》9月6日题为《中方对英国核电项目节外生枝表达不满》的报道称,首相梅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举行了“热情的”首次会晤,习近平表示,他将“耐心”期待梅在这个180亿英镑的核电项目上作出决定。彭博新闻社9月6日发表题为《相互纠缠,中日需要找到相处之道》的文章称,G20峰会期间中日两国领导人会见,虽然中日两国间确实存在分歧,但亚洲这两大经济体都以其之间在贸易、投资和旅游等方面的强强联合为荣,并且都承担不起这种紧密联系受到破坏的风险。

最后,虽然部分美国媒体炒作奥巴马“舷梯”事件,但外媒也有理性声音。美国《纽约时报》9月6日题为《“奥巴马该如何下飞机”背后的中美角力》的文章称,此次僵持体现了在习近平治下,有所加深的那种民族主义自豪感和针对美国的抵触情绪。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对美国尊严的微妙对抗;诸如G20“停机坪事件”等小小的侮辱旨在削弱美国》的文章称,小的侮辱、小的挑衅—在大的外交背景下,这是中国试图破坏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突出自身日益提升地位的手法。不过,《经济学人》9月4日题为《奥巴马和舷梯风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中国》的评论文章则称,奥巴马总统在G20峰会正式开始时与习主席相互握手,双方都面带微笑。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那个必然会令人更加难忘的画面—奥巴马总统从空军一号的起落架走下金属舷梯—肯定也不是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

部分议题仍有负面报道,但未形成集中炒作态势

境外涉华舆论在总体温和的态势下,仍有少数质疑之声,如非议我举办峰会的目的和成效以及我会议筹备和安保工作,就产能过剩和南海问题向我施压,攻击我人权议题等。不过,这些报道占外媒总体涉华报道的比例并不大,只是个别美英媒体表现较为突出。

一是质疑我举办峰会的目的及成效。如:美国《纽约时报》8月31日发表题为《中国极力装扮G20峰会,急于展示自身地位》的文章称,G20杭州峰会更多地是一场“表演”。《华尔街日报》9月5日评论文章称,这次峰会为习近平影响全球政策提供了一个国际舞台,但前提是他能够说服G20领导人相信他正在牵头推进国内改革。

二是非议我峰会准备工作和安保举措。如:法新社9月2日报道,工厂被关闭、潜在的麻烦制造者遭拘留、四分之一居民“出城”:杭州准备好了!这符合中共历来对待大型活动的态度,惯于以最佳的一面展现给世界。

三是施压我产能过剩和经济改革。如:《华尔街日报》9月1日文章称,G20峰会将在中国举行,这对中国而言应是一个辉煌时刻,然而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正面临全球化倒退,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被归咎于中国。《泰晤士报》9月3日发表题为《中国说了算》的社论称,本届G20峰会目的之一是宣传全球化的优点和解决全球化受益国与落后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问题。不过,中国似乎是这个问题产生的源头之一,而不是问题解决办法的提供者。

四是渲染我在南海争端中的“强势”。如:《华盛顿邮报》9月5日题为《菲律宾在G20期间称有更多的中国船只靠近有争议的岛礁》的报道称,当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杭州喝茶时,就有报道说有新的船只出现,这一情况让人大吃一惊。《华尔街日报》9月7日专栏评论文章称,大多数观察人士都猜测中国会等到G20峰会结束以后才会有所动作,然而,当世界各国领导人还在中国齐聚一堂时,中国就已安排了可疑的船只前往争议区域,这对奥巴马总统来说无疑是一种漠视。

五是攻击我打压新闻记者和异议分子。如:《华盛顿邮报》9月8日报道称,G20对中国国家领导人来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是一场噩梦,中国在会议期间逮捕了五名记者。《泰晤士报》9月1日在题为《G20领导人被要求在北京打压异见人士的议题上发声》的报道,较多援引境外人权组织对我攻击性话语。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