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那个人心思变、启蒙盛行的年代里,来自英法德美俄日等当时世界强国的各种各样的思潮竞相被引介入中国。其中,真正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三民主义,以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思潮还没正式被付诸实践,甚至还没被国人真正弄懂的时候,清王朝却在辛亥年轰然覆灭!在一片喧嚣纷乱中,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可惜的是,这一切只是形式上的。表面上民国替代了帝制,然而已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旧制度、旧思想仍然如毒蛇般盘踞于全国上下各个领域。 

孙中山在短暂的喜悦后,不得不又像辛亥前那样,如精卫填海般,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发动革命。在此过程中,孙中山深切认识到,其仅仅形式上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却不顾中国实际的设计,存在着致命缺陷,这导致他在1924年做出了“联俄联共”的决策。 

这一决策影响深远。在中国共产党以及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及国民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尝试到结合中国实际、发动民众所带来的力量。1926年国共两党共同发起的的北伐战争一路势若破竹,迅速打垮了盘踞中国十余年的北洋军阀。 

但这是后话,孙中山并未能亲睹这一切。1924年10月,冯玉祥推翻曹锟政府,电请孙中山来京“主持大计”。等孙中山到京后,形势已变,同时因一路奔波引发病情,于1925年3月在京去世。 

出香山公园北门,对面不远处就是碧云寺。在这座松柏成行的崔巍古寺中,设有孙中山纪念堂和衣冠冢。当年孙中山为革命大业携病北来,可惜事业未竟而客死北京。死后灵柩暂厝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四年,直至1929年才移往南京中山陵。但其衣物仍留原处,成为现在的“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碧云寺后院的金刚宝座塔高耸如云,庄严肃穆。站在塔下,不禁想起孙中山先生那句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遗嘱,心生感慨万千。 

这句遗嘱前面还有这样的话:“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是孙中山晚年的幡然领悟,因而,对于此前不久制定的“联俄联共”大计,他至死仍念念不忘,将其精神郑重写入遗嘱。 

倘若孙中山在天之灵知道后来发生的一切,一定会勃然大怒的吧。因为他死后的国民党,在蒋介石主导下,在北伐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背叛了他的决策,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攫取了胜利果实——却也注定了蒋介石30多年后的惨淡败局。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