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织密城市“生命线”防护网

■缪志刚 卢遵候 李仁人

12月13日10时,江苏南京上空警报长鸣。国殇之鉴,让“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更深入人心。

南京市作为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始终把铸牢城市防空之盾和守护百姓幸福安宁作为重中之重,织密城市“生命线”防护网。

2021年,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十四五”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等多个政府规章和技术规程,探索实行“行政区——街道——社区”三级维护管理模式,坚持平战结合、防建并举,大力推进新时代人防工程建设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南京市地下空间数量逐年增多,人防工程完好率达90%,为市民撑起了战时防空袭的生命之伞。传统的地下轨道交通、停车场、人防工程三大功能,如今正逐步向商业、交通、人防、市政等多元化、复合化、现代化功能拓展,形成多中心、网络化、一体交融的地下空间新格局。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到哪里,人防工程建设就跟进落实到哪里。目前,南京地铁线路全部落实人防建设要求。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深度也逐步由浅层拓展至中层、深层。

2021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南京市以此为契机,立足长三角特大城市特点,筹划建立南京都市圈人防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完善各类人防方案预案,加快推进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在优化全市人防工程布局的同时,有效提升防护能力。

伴随一处处地下“经脉”的打通和一项项铸盾举措的推进,南京“地下城”建设和城市综合防护能力也随之提档升级,“四位一体”指挥体系日趋完善,人员全覆盖、演练常态化、防护信息化、指挥体系化……放眼金陵,城市“生命线”越织越密。

  南京大学运动场人防工程施工现场。冯金龙摄

国防心声

推进新时代人防工程建设

■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 傅 阳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新时代人防工程建设,应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构建立体空间,打通指挥链路,完善运行机制。

着眼守护人民幸福安宁,主动对标战场、瞄准民生考场,统筹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开发利用,实现城市防空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

立足铸牢城市防空之盾,将人防工程与地上交通、地面商业等通盘考虑,将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规划,织密织牢城市防护网。

积极打造实时感知、及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城市防护指挥体系,实现各城市不同区域的无缝对接,全面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完善联动维护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多级统筹协调监管机制,实施人防工程属地化安全维护管理新办法,确保人防工程发挥最大效能。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