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郝雨在机关春节联欢会上 表演脱口秀。受访者供图

听到他下班后表演脱口秀的消息,贾平惊讶了几秒钟,又觉得没什么奇怪,“我们这儿埋伏了一个巨星。他要出道,也没其他明星什么事儿啦。”

郝雨很喜欢一部电影,叫《摔角手》。主人公兰迪是著名的摔角手,曾有过属于他的时代。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他决定退出摔角圈,做一份稳定的工作,享受家庭生活。二十年后,有人组织一场经典重赛,为了找回昔日荣光,他重返战场,最终死在了擂台上。

他多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前他想通过说唱表达自己,沉默多年后,又选择用脱口秀的方式回到舞台,把痛感变成了段子。只是,心境全然不同了。

“年轻时,我心里充满希望,脑子里充满欲望,觉得天下一切都可以用rap来表达,天天想着一言兴邦。进入社会以后,我才懂得外部世界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每个人都值得被原谅和理解。每一种变革都来自日拱一卒,循序渐进。”

36岁的郝雨,变得阴沉、无奈,但也懂得了知足、恐惧、感恩和原谅。

今年起,他以一周一两次的频率走上脱口秀舞台。这是他对抗中年危机的方式——把白天隐藏起来的自我释放,也能“为儿子多挣几本图书钱”。

几个相熟的脱口秀演员已经做起了专场,一个主题叫“庸人俗世”,另一个叫“哎呀,算了”。

郝雨从中看到了人生悲凉的底色。他说,大家都是在生活中伤痕累累,才写出了让观众捧腹的段子。他都想好了,以后他办专场,主题就叫“无可奈何”。

一个周六,郝雨走出酒吧时,已经过了零点。凌晨的三里屯,依旧灯火通明。抬起头,被工业文明遮蔽的星光,肉眼无法抵达,可它一直都在。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