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被誉为林场的第三代务林人代表,他大学毕业后来到塞罕坝,受其影响,女友也从都市来到这里。图为他在育苗基地,正查看幼苗长势。 陈林摄

第三代新创业者

从2012年起,林场开始在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大面积攻坚造林。在育苗基地,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用手轻抚着幼苗,查看长势。他说,攻坚造林的树苗都从这里孕育。

被誉为第三代务林人代表的于士涛坦言,“2005年刚来时就想走”:晚上外边刮着风,屋里一桌一床,“心里那种凄凉劲儿吧,很难以言表。”

老一辈创业者的故事让他留了下来。爱上这里,却是看到种的树一点点长起来。

受于士涛影响,女友也从都市来到这里。孩子能记事时,他第一次带着去看了那些树。

于士涛笑着比划说,“(树)都超过我的个头啦”,感觉和看自家小孩一样,“有一种特别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说到孩子,他瞬间眼圈发红。防火紧要期长时间没回家,孩子以为陌生人,直接往外推。

环境变好后,游客也如约而至。从小在当地长大的刘美,常和参观者分享此间变化。

2013年,她到林场旅行社工作。此前,父亲也从干了几十年的伐木装车工作转为旅游。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目前,百万亩林海已发挥出巨大的生态效益,有效地阻挡了风沙南侵,每年可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还改善了区域小气候。

近年林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引进风电项目等优势产业,曾是支柱产业的木材产业,比例逐年大幅下降。

林场还启动实施了全国首例国有林场森林管理碳汇项目。刘海莹说,可以预见,未来的塞罕坝还将是一座“绿色银行”。(完)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