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加速,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年来,四川旅游高起点融入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
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夕,在阿坝州黑水县举行的四川省旅游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公布今年一季度全省旅游扶贫的成绩: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0亿元。一季度的成绩只是四川旅游业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的一个切片。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全省17个专项扶贫范畴。四川旅游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创新推进“打造景区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和开发旅游商品”三大旅游扶贫模式。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是旅游扶贫的抓手。近年来,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意见》,创新编制《景区带动扶贫考核细则》(A+++标准),让旅游发展成果惠及贫困户。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旅发委”)创新推出了四季版的乡村文化旅游节。五年来,我省乡村旅游经营户达到15万余户,带动5000多个村的农村群众致富,形成了环城天府农家、川西藏羌风情、川东北革命老区新貌、川南古村古镇和攀西阳光生态五大乡村旅游发展板块,“大美凉山”“圣洁甘孜”等一批旅游品牌应运而生。
我省通过完善机制、项目和产业带动推进旅游扶贫。完善机制方面,完成“省地联动、多方参与”旅游扶贫大格局和“1+4+N”旅游扶贫规划体系,形成“打造景区带动型、发展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三类旅游扶贫模式,并作为全国11个旅游扶贫样板进行推广。项目和产业带动方面,针对贫困地区策划包装“8+30+100”旅游精品招商项目,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形成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旅游扶贫创新发展机制。2016年全省乡村旅游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1%,旅游扶贫工程惠及贫困人口近20万。“十三五”将实施“千A计划”,新建乡村旅游A级景区和旅游扶贫景区650个。
旅游业是绿色产业,近年来四川旅游业逐渐成为四川藏区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撑。我省联合国内外旅游规划专家,按照谋划、策划、规划、计划流程,高水平编制了全域旅游、318/317 最美景观大道、大香格里拉(四川)国际精品旅游区等系列规划。以稻城亚丁开发为突破口,协调发改、环保等部门共同打造稻城亚丁国际精品旅游区建设,引领藏区发展。“十二五”期间,川滇藏三地联动,建设川藏旅游经济带、川滇藏区域旅游合作实验区,打造环贡嘎、环亚丁、环红原国际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开发稻城亚丁、大格聂、金川河谷等,形成“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大香格里拉”四大国际旅游品牌,推出10条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北有九寨黄龙、南有稻城亚丁”发展格局。旅游业促进了四川藏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2016年全省藏区旅游总收入达到443.4亿元,是2010年的4.6倍,年均增长28.8%。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事实上,近年来四川旅游大抓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多个省市、国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藏甘青合作打造川藏旅游经济走廊、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2015年策划组织的“行南丝绸之路·游大熊猫家乡——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大型跨国旅游营销活动首次将大熊猫、南丝绸之路与四川旅游完美融合,首次在欧洲招募熊猫粉丝、亮相“四川造”越野车,途经12国,行程2.1万公里,沿途举办16场营销和文化交流活动,荣获2015中国旅游营销创新TOP10第一名。2016年,该活动升级为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省旅发委承办的“熊猫走世界·美丽中国”国际品牌营销活动,受到境内外旅游业界和媒体的高度认可与广泛关注。用美食与旅游串联起“一带一路”,2016年我省还举办了“川菜名馆与四川美食之旅”全球营销活动,境内外169家媒体的宣传阅读量超过了300万次。
6月25日至30日,2017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将在雅安市举行。四川最重要的旅游节会活动之一落户雅安,不仅将进一步提高雅安“熊猫家源 世界茶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将全面展示雅安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和崭新面貌。“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我省推动旅游业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不仅实现灾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而且通过旅游带动灾区产业和基础设施重建,向全球展示四川依然美丽安全,重振市场信心。灾后恢复重建中,旅游主管部门主动与职能部门对接,整合全国援建力量,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计划,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汶川地震灾区打造2个国家5A级景区、60家国家4A级景区,芦山地震灾区打造15家国家4A级景区,雅安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提升了大熊猫、茶马古道、蒙顶山茶等旅游品牌,一大批反映灾区新貌、宜居宜游的新城镇、新村庄、新民居应运而生,乡村度假、农事体验、山地生态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兴起。2015年,芦山地震灾区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52.3亿元,比震前增长近一倍。
五年来,四川旅游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富民实效,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