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日本人说”,建立中国标准
2000年,沿嘉陵江畔修建,穿越著名解放碑商圈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终于上马。
在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穿楼而过。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是中国首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于2004年11月6日开通。它东起重庆商业闹市中心区的较场口,西至大渡口区钢铁基地新山村,设18座车站。其中渝中区李子坝车站位于大楼第8层,每当轻轨经过此站,远观此景甚是震撼。
2号线顺利建成后,破解了不少山城市民的出行难题。但当时国内没有跨座式单轨的制造基础,只能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的滋味不好受,而且成本高得吓人。
于是,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重庆在引进日本技术的同时,组织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铁科院等10余个单位,对车辆、轨道梁、道岔系统、车辆转向架等核心技术展开国产化科研攻关,研发成果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研发,随着轨道交通3号线通车运行,重庆单轨95%以上的轨道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取得100多项专利,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打破了日本等国家的长期垄断。
与此同时,重庆根据市场需求,将原本只有四节编组车辆研发出六辆和八辆编组的新型车辆,将跨座式单轨升级为适合中大运量的交通系统,大大拓展了其市场空间。近期,重庆还研制出可实现无人驾驶的单轨列车,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