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去过伊朗古城亚兹德的游客,大多喜欢用“迷失”二字形容旅行感受。未身临其境者,或以为这种描述只是游人的一时兴起,抑或是骚客的文字卖弄。毕竟,天下名胜古迹、人文奇景不计其数,为何亚兹德所获好评如此之众、所受青睐如此之盛?吸引人们纷至沓来、又深陷迷失的缘由究竟何在?唯有一次深入的游走、触摸、聆听和感悟,方能解开“迷失”亚兹德之“谜”。
一、迷失在亚兹德的历史魅影中
复杂的地质运动和常年的久旱缺雨,在伊朗中部催生了辽阔无垠的戈壁与沙漠。据传在7000年前,人们在这不毛之地间发现了一片丰饶的绿洲,从此在这里定居过活,繁衍生息。聪明勤劳的波斯人,不仅以此为中心建造了名垂青史的亚兹德古城,还一度将其发展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数世纪以来,亚兹德贸易兴旺发达,驼队络绎不绝,丝绸、地毯、瓷器、香料、干果琳琅满目,商旅客栈蜚声海外,著名世界旅行家马可波罗亦曾慕名造访,见证了千年丝路的荣耀与辉煌。
亚兹德是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或祆教)的传承中心。2500年前,米底王国贵族琐罗亚斯德顿悟于火孕育光明、生命和希望的特性,创立了以火为神灵的宗教,受到大流士一世以来历代帝王的尊崇,定其为波斯帝国国教,成为人类史上诞生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宗教之一。位于城区的琐罗亚斯德教神庙,供奉着据说从公元470年燃烧至今、从未熄灭的圣火。在亚兹德西北70公里处,巍峨陡峭的荒山间坐落着一座名为恰克恰克的古朴建筑群,便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火圣地。相传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没落的波斯帝国,萨珊公主携带圣火种逃至亚兹德荒山,此时山中裂开一条深谷,隔离了追赶而来的侵略者。公主见这里壁立千仞,地势险要,便择此山保存和延续圣火。每年6月,散居全球的15万名琐罗亚斯德教徒都会来此朝圣,寄托心中的永恒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