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既是具体的个体,更是其所在机构、部门或地方的代表,归口负责日常对外表态,所说的内容反映该机构、部门或地方的集体意见或共同观点。发言人在公开正式场合所说的话,虽允许存在个人风格特点不同,但绝不是个人观点或个人评论。发言人自己不能有这方面认知的错误, 外界也从来不会以私人、个人身份看待发言人。为让新闻发言人在其位谋其职,必须推动发言人岗位由虚入实、由兼职转为专职。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机构、部门和地方,发言人最好是专职。如果这项人事制度一下子改起来不容易,可以先局部试点,条件成熟、积累经验后再推广铺开。新闻发言人不能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是应该养兵千日用在平时。他需要随时观察国内外舆论、本领域有关动态,研究相关政策,进行议程设置。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权责平衡,发言人才可更好地进行内部协调,参与决策信息分享,奔赴新闻发布和记者会的战场。

三是为新闻发言人开辟并保障接触决策信息的“绿色通道”。这是发言人机制建设目前所欠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发言人的级别往往有限(一般都在厅局司委办以下),参加或列席重要会议受限,看文件有一定限制,接受全信息的“绿色通道”还得不到充分保障。无论是代表中央部门还是地方省市,无论是官方或者民间,作为发言人, 其权威除了岗位职责天然形成的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其表态所包含信息的准确、独家和权威。如果没有明确的观点、足够的资料、精准的数据这些全面的信息基础,发言人的表态就会丧失权威性和代表性。因此,除便利发言人开展工作,提升发言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或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淬炼成长机会,也应该考虑安排发言人列席所在机构、部门、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协调决策会议,在重要文电阅读方面提供便利或倾斜。这得形成制度做法,不因人事变迁或领导者个人好恶而时有存废。发言人代表部门和地方, 因此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代表该部门和地方的主政者,只有跟主政者走得近了、渠道通了、信息全了,对主政者的思想、观点和决策领悟到位了,发言人方能不辱使命,做好本职工作。

四是持续提升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能力,再怎么强调和落实都不过分。发言人够不够水平、合不合乎要求,能不能被受众及舆论广泛接受和认可,机制到位固然重要,建立自己的团队也重要,有没有发言人应有的岗位职权, 各方面的配套服务不可或缺。但这些都只是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必要条件或外部因素,发言人自身能力水平更关键。

因此,新闻发言人要理性认识自身定位,切勿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时刻清醒这是个“高危岗位”,熬心智、掉头发,“压力山大”。主观上要坚决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对政策形势的把握敏锐、准确,坚持不懈致力于提高过硬专业素养、过硬专业能力和扎实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胜任新任务。无论身处哪个行业条线和领域,对发言人的要求很多、很高、很具体,但基本原则大体是一致的,即“政治成熟,立场正确,勇于负责; 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兼修文化;讲究逻辑,有理有节,善待记者”(赵启正发表于《新闻战线》文章,2020年4月28日新浪网转载)。按笔者归纳, 发言人的素质能力和公共外交工作者应具备的六种能力别无二致,即要有娴熟的语言(含外语)能力;把握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自信和主动(《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9月24日)。这些能力要素贯穿发言人必备能力之各个组成部分,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具备“大叙事(big narrative)”和“讲故事”的能力。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这个风云际会之时,要成为合格优秀的新闻发言人,就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自我要求,时时处处以学习为使命责任,做到政治要强,立场要稳,理性不偏激,用词有逻辑,不说过头话,睿智亲和富有同理心。要不断加强理论、政策、形势、国情社情民情区情、经济金融、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了解把握国际化、区域化、全政府、全舆论形态下的新闻传播规律,提升专业素养和品格修养,以引领和适应工作需要。

五是发言人团队建设要跟上,做到信息全面准确,口径实时更新并有针对性。发言人既是个人,更是一个机构和团队的代表。一个机构不能只是孤零零地任命一两位发言人,更要有一个常设团队提供辅助和支持,小组也好,处室也罢,固定编制、临时组合均可。一个人再怎么优秀也是孤掌难鸣,一个团队再怎么普通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内部要有分工,有尽可能通过多渠道广泛收集信息的,有分类整理情况分析的,有思考设计可能答问要点的,也有跨部门协调沟通解决问题的。团队内部要整合到位,讲效率不讲形式,讲质量不讲等次,要和发言人无缝对接,定时“头脑风暴”,提供有针对性的口径准备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建设协同和专业化的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团队。

六是各级党政领导对新闻发言人要体现更多宽容和体贴,提供更多支持和保护。在不违反根本政策原则前提下“容错”,不因偶尔的失误就苛责问责,挫伤发言人积极性。另一方面,很多发言人表现优秀,职务要提升、位置会变动,新老交替是规律,但发言人这个位置还是要讲任期制,注意保持工作相对稳定和可持续,换得太勤太快会有消极影响。同时也要动态调整, 不能只把发言人放在通讯录里,不动不用,有名无实,要让他们有实战经验和机会,帮助更好更快成长,也有利于干部有序交流。

赵世人:上海政法学院客座教授。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