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数字外交面临的挑战

尽管印度的数字外交看上去发展如火如荼,但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印度利用数字外交提升软实力的这一策略能否在长期产生积极效果,还有待观察。众所周知,软实力很难转化为明确的外交优势,因为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形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西蒙·安霍尔特的国家品牌指数试图对一个国家的形象进行量化,并了解一个国家的吸引力及其软实力。调查表明, 宝莱坞、瑜伽、班加罗尔对海外印度人和外国人的吸引力,以及印度政府对外的重要承诺,对于改变国外公众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印象几乎没有作用。而关于“印度是否已成为全球主要角色”,外国民众的观点在近几年来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2006年芝加哥世界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f World Affairs)发现,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和美国接受调查的受访者对“印度的崛起是否是世界上受欢迎的发展”存在分歧。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澳大利亚,大多数人(64%)才表示可以信赖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而美国人和韩国人对“军事上更强大的印度是否会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表示严重质疑,甚至有69%的美国人和71%的韩国人不同意这一主张。

这种对印度的矛盾心理在连续的民意调查中得到了证实。2006年,BBC首次调查33个国家及近40,000人对印度的看法。其中22个国家的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对印度的积极看法,6个国家的民众表示对印度的消极看法。但只有阿富汗(59%)和伊朗(71%)的绝大多数受访者表达了对印度的积极看法。而在中国和美国,意见分歧更加均衡,正面反应率超过负面印象的数值不到10%(中国为39%至32%,美国为39%至33%)。在2010年针对同样问题的民意调查中,在28个国家采用较少样本的29,000人进行了调查,印度的形象基本没有变化。其中,虽然36%的受访者表达了对印度的积极看法,但30%仍然是消极的。相比之下,40%的人表达了对中国、53%的人表达了对日本和46%的人表达了对美国的积极看法。2017年BBC进行的相类似调查中,关于印度的印象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仍旧不明显。在18个国家中,只有英国(56%)、印尼(50%)2个国家对印度的影响力持正面看法,其它国家对印度持负面看法均高于正面看法,其中美国(37%)、法国(53%)、德国(33%)等国家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仍旧较高。

换句话说,印度利用数字外交大力推广“民族品牌”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证据表明,印度在全球精英中,特别是在西方,比在一般人群中更受重视。例如,印度在“获奖文化遗产”和“历史方面的旅游目的地”得分很高。但是,西方精英中对印度的积极情感是否外溢仍然不确定,西方精英对印度的看法也是毁誉参半。例如,印度持续在透明国际发布的衡量商界人士对各国声誉看法的“腐败感知指数”中排名不佳。2010年,印度在178个国家中排名第78位,落后中国5个百分点,与阿尔巴尼亚和利比里亚相当; 2017年,印度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81位,低于中国4位。

显然,仅靠数字外交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印度的不良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外交一文不值。有一些证据表明,印度试图影响的是特定群体的观点,而不是努力改变整个公众舆论,印度成功说服美国立法者支持2005年有争议的美印核协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一些证据表明印度的数字外交, 加上其相当精心设计的发展援助,也对阿富汗产生了积极影响。

结论

总的来说,印度外交政策制定精英对数字外交的信心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尽管有数据表明外国公众对印度的看法变化不明显,但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字外交活动,即有适当的构想并得到有效的实施,可能确实会产生一些正面效果。因此,处理“虚拟世界”不再是外交的可选或额外任务,而应积极成为战略制定的核心部分。数字外交不应仅限于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还应包括内部项目,以通过外交服务中的数字平台协调更好地分享知识和信息。

印度的数字外交,实际上是围绕印度身份对软实力的偏向性强调,叙述了一个具有广泛文化力量的印度,其伟大的文明历史使得“共享历史”成为与主要国家保持关系的基础。数字外交似乎只是传播这种反复出现的主题的替代媒体,而不是传达印度作为崛起大国的“新”愿景。

正如奈所指出的那样,除非各国政策能言行相符,自我批评,并释放其公民社会的全部才能,否则软实力会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寻求影响的方式。因此,即便莫迪上台之后大力推进数字外交,但进展有限,在印度仍旧很少有人集中精力利用其受欢迎程度来促进印度的商业和投资机会,更不用说有效地传达政策决定和目标。针对此问题,印度国内有学者提出,投射“可信” 而不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印度”可能是一种传达印度叙述的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在此状态下,利用数字外交积极地、快捷地传达外交政策,传播外交人员工作的更多信息,将有可能增强印度的软实力。也就是说,要将数字外交作为发挥“智能力量”的众多工具之一,而不是作为外交的内容,否则将会本末倒置。

龚伟: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博士候选人。

赵春珍:浙江财经大学讲师。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