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作为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共外交工作也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智慧风靡全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而且也对世界发展,特别是国际格局演变造成巨大影响。“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国际社会更加钦佩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治国理政智慧,迫切希望广泛地学习借鉴。在此形势下,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宣介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理念,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在“想什么”、准备“干什么”、未来“会怎样”,我国的相关机构开始与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精华”的重要文献,翻译成几十个语种版本对外发行。该书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世界各地民众的追捧。据媒体报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已经发行660万册;第二卷发行突破1300万册,热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发行量的新纪录(彭修彬,2018)。

二是国家领导人亲自宣讲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每次出访,几乎都会在出访国的重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当地人民带去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讲述两国人民交往的精彩故事,对发展两国关系作出顶层设计,表达中国推进合作、促进双赢的真诚愿望。以2018 年为例,习近平主席在阿联酋等11个国家的重要媒体上发表了11篇署名文章《习近平十一篇署名文章里的中外友谊》,2018)。每篇署名文章都会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使每次国事访问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人民友好的“交心之旅”。此外,习近平主席还亲自给国外的民众回信,鼓励他们积极为增进中国与所在国家的友谊作贡献。仅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就分别给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学生和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全体师生回信,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三是“民相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亮点。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做好“民相亲”的工作,在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时鲜明地指出,“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与心才能贴得更近”“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日益成为各方合作的亮点。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4月22日发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仅教育培训这一项就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与24个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2017年沿线国家3.87万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占奖学金生总数的66.0%;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设立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奖学金;在54个沿线国家设有孔子学院153个、孔子课堂149 个;中国科学院在沿线国家设立硕士、博士生奖学金和科技培训班,已培训超过5000人次。

四是各专门领域的民间交往扎实推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持续深化,特别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各专门领域的民间交往从规模、内涵到渠道都在迅速拓展,逐渐形成了新一轮的交往热潮。比如, 在文化领域,相关部门利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动“走出去”,在世界各地持续掀起“中华文化热”,推动春节进一步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性节日。据媒体报道,仅2019年,从1月中旬到2月底,涵盖演出、展览、庙会、广场巡游、非遗互动、冰雪龙舟等30多种1500余项活动, 在133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座城市成功举行,影响不可谓不大。再如,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成为各国民众争相学习的重要外语之一。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懂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才的竞争力凸显,薪资待遇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这也进一步刺激了汉语的国际传播。以孔子学院为例,尽管个别国家或地区出于政治偏见,对孔子学院的发展说三道四,但仍没有影响各国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孔子学院的发展。据孔子学院总部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有154个国家设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