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特殊性特点凝聚力量

“抗馆”用“奋勇抗战”“国际援华”“壮志凌云”“缅怀先烈”四个陈列展厅展示了中苏美韩等国飞行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反映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墓”“碑”“馆”的历史沿革和各界人士对抗日航空英烈的纪念,通过对他们的追思,反映后人对和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目前,“抗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一个具有国际性的纪念抗日航空英烈的场馆,在开展纪念馆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既有独特性,又有专业性。该展览向外展示的史实,既有进行红色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又有国际主义的精神和风貌。

抗战时期,中国青年之所以能够抛弃小家,顾全大家,是因为他们有民族情怀在,是因为民族的存亡是他们唯一关心的重要事情。所以有“奋翼凌云霄,杀尽倭寇方解恨!依闾纵失望,有儿忠烈最光荣!”“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等铿锵有力的誓言。中国的空中战场,国际人士之所以能来,是因为他们同样心怀天下,抱有崇高的正义感,具有反法西斯的精神和崇尚世界和平的精神。帮助中国抵御日本侵略是伟大的决策,具有大视野、大格局。人类的历史也因此改变。

“抗馆”建成以来,2010年5月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一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的陪同下莅临参观;6月美国前临时参议长、原飞虎队队员特德•史蒂文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美议会(参议院)会议机制中方主席盛华仁的陪同下莅临参观。后来,俄罗斯联邦国防部联邦级国立机构中央军事博物馆与“抗馆”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定期开展人员往来、文博展览交换、信息传递交流等多项合作,为加深中俄友谊做出贡献。2010年、2015年“抗馆”两次获得了俄方赠与的“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奖章和“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已成为向海内外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公共外交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注重通过双向交流,达成理解和共识。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了公共外交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公共外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细水长流。民间的交往更是如此。加强对外联系,以实际行动缅怀先烈,用纪念馆自己的力量,重点关注民间团体、人士;同时拓展与世界上同类型纪念场馆的友好往来,为国家的整体外交尽一份薄力,应是纪念馆今后开展公共外交的一个方向。

(执笔人:高萍萍)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