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涉华舆情对华“政治认同”态度的思考
鉴而言之,国际涉华舆情对华“政治认同”的态度大多持否定甚至歪曲的态度,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不是动辄指责中国,就是妖魔化中国。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与转型,世界面对着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中国也面对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两者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但在这一由美国开启并主导的现代国际体系中,国际话语权从来都是掌控在西方大国的手里,在传播或表达与国家利益及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相关的立场和主张时,美国媒体的态度或者偏好都反映着甚或代表着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和裁判权。
然而,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现行世界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大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日趋扩大,提升国际话语权也成为其合理要求,这不但符合众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界定,也符合西方国家对中国这一负责任大国的期待。可是,作为传统东亚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国家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并没有获得西方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和接受,反而遭遇普遍敌视和狭隘偏见,尤为体现在以美国媒体为风向标的国际涉华舆情中。
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存在于时间中,多于存在于空间中;存在于直接的国内经历中,多于存在于潜在的国际经历中。国内的政治认同不同于国际的政治认同,在国内被定义为政治正确的标准必然异于在国际上政治正确的标准。政治认同作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本质上就是一国的国家共同历史意识的身份认同,也是一国的唯一国家经验, 更是一国的历史记忆。基于政治认同之上的国家政策是否正确或者真实,往往取决于一国的历史记忆,这种经历越是基本和初级,其影响就越是深远。这也说明了政治认同具有两层维度,或者说是,双重标准。从国内层面来讲,政治认同就是一个国家国内经验的政策制定和政策贯彻。从国际层面来讲,政治认同却是一个国家国内经验的向外延伸和表达,即外交政策。在实践中,这种政治认同常常反映在一国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其采用的工具就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国际舆情。
小结
在对华“政治认同”的问题上,美国媒体主要持否定态度,用其狭隘并带有偏见的政治认同来凝视中国,呈现出一种自以为是的自我意识,枉顾中国社会独特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经验,这也反映了美国主导国际话语霸权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在当下的国际涉华舆情环境中,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必要代表众多发展中国家积极有为,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并逐渐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有序竞争的国际话语体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明确话语定位,努力塑造中国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分别从历史文化、国情特色、外交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四个角度提出要注重塑造中国的四种“大国形象”,即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提升话语质量,切实扩大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表达。虽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且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话语权体系中,必须有礼有节有为地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充分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合理的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和诉求。
奉行国际法治,树立良好国际法捍卫者风范。当代国际话语体系虽然有诸多缺陷,且依旧操纵于西方大国手里,但国际法已经成为国际话语规范表达的通用准则和共同语言,而且也是最低成本、最具道义基础、最富有话语影响力的国际价值共识,用国际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故事不仅有助于维护国际法权威,也有助于中国成长为具有国际感召力的领袖型大国。
加强公共外交,推动民间组织友好交往。在公共外交领域,除了国家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友好交往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也是国家交往的根本所在,并且是西方国家政治认同的主要组成部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才能推动各国之间、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才能让国际社会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中国的政策、国情、民生,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善的中国思想。
陈雅赛: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上海师范大学现代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云新雷: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